课件编号20230939

2.1精子的形成过程(2份打包)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日期:2024-06-0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51230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遗传,必修,2019,高中,生物学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生物学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精细胞的形成过程 教科书 书 名:《生物学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教学目标 1.基于事实和证据,运用模型与建模、比较、推理等科学思维,建立减数分裂模型 2.认识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寻找规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特点 3.通过观看减数分裂的模拟视频,体会生命活动是物质的、连续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4、通过对减数分裂科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每一个科学发展都是科学家们经过无数个日夜,在一次次失败中摸索着前行的方向,坚持不懈的探究的成果。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学习科学家的这种努力奋斗的精神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特点 3.对同源染色体、互换、四分体等概念的理解 4.对精子形成过程的理解和辨析 教学难点: 根据减数分裂科学史材料,逐步建立减数分裂模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引入:人的生命起始于受精卵,而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结合而形成,因而亲代是通过生殖细胞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的。在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1883年,比利时细胞学家贝内登对体细胞只有4条染色体的马蛔虫进行研究发现,精子细胞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只有2条,是体细胞的一半,而受精后的细胞染色体数量又恢复成4条.科学家通过进一步观察研究发现,受精卵中每两条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相同,但来源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像这样的一对染色体叫做同源染色体.例如图示中的大红和大黑形态大小相同,但大红来自父方,大黑来自母方,故它们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小红和小黑也构成了一对同源染色. 教师提出问题:1.请同学们观察精卵细胞,其中还有同源染色体吗?2.如果精卵细胞的形成与体细胞的增殖一样,也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结果会怎么样? 教师提出:请同学们先来回忆有丝分裂的过程,此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实质是姐妹染色单体发生分离,结果是形成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马蛔虫配子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很显然其配子的形成不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那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方式呢?早在1891年,德国细胞学家博韦里就已确认了生殖细胞染色体数量减半的普遍性.1905年,法默和穆尔把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中,生殖细胞通过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称为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如何进行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构建减数分裂模型。 (二)【活动一 构建减数分裂模型】 教师引入: 这是一个体细胞的模式图,其中大红和大黑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小红和小黑是另外一对同源染色体,而大红和小黑或小红之间是非同源染色体的关系。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根据魏斯曼的预测及果蝇配子中染色体的特点,说出你对减数分裂的猜想? 学生回答:体细胞直接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形成不含同源染色体的配子 教师提出问题: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教师引导:请同学阅读资料一: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足量的DNA合成抑制剂(抑制染色体复制),细胞不能分裂,移除抑制剂后,细胞又能继续分裂。发现细胞分裂前要进行DNA的复制。从而得到预测模型二: 教师提出问题:染色体复制后的细胞如何实现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和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呢?细胞分裂一次能够完成这两个过程吗?你的猜想是什么? 教师提供资料二:1887年,德国生物学家T.Boveri和A.weismann 都通过观察发现:减数分裂包含两次连续的分裂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复制后的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姐妹染色单体先分开还是染色体数先减半呢?学生预测: 教师提供资料三:1891年,德国生物学家亨金(H.Henking)以某种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