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同步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 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B.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图所示,B超就是利用超声波检查身体 B.城市快速路方便快捷,如图是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的声音屏障,目的是使声在声源处减弱 C.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下面的音叉音调高 D.地震、台风、海啸、泥石流发生前,会发出超声波.利用超声检测仪进行监测,可以预报灾害,减少损失 3、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C.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 D.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4、琵琶演员在演奏前调节琴弦的松紧,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5、儿童公园中设置了如图 1 金属管做的传音筒, 有图 2 甲、乙、丙三个声音(甲乙丙三个 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如下)分别从同一根金属管这边喇叭传到另一头的 喇叭位置(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声音传播时间最长 B.甲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 D.甲声源比乙声源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的次数多 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所示是学校的录播教室。同学们回答问题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声带 _____产生的。声音通过 _____传到老师的耳朵中,为了防止教室外的嘈杂声干扰录课,录播室的墙壁用了新型的隔音材料,这是在 _____减弱噪声。 2、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物理知识。例如“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钟 _____产生的,人们根据声音的 _____分辨出钟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弹琵琶之前“转轴”是为了改变弦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弦发出声音的 _____。(后两空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如图所示,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小提琴,演奏过程中他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优美音乐声是通过_____传入台下听众的耳中,在离舞台越远的观众听到声音的响度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4、周末,奶奶看电视时的声音通过_____传到小明的耳朵。为了不打扰小明学习,奶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入耳处”)减弱噪声。 5、如图所示的是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舞台上,3位与人类身高相仿的机器人“乐手”,或执竹笛,或弹箜篌,或敲排鼓,与民族音乐演奏家同台奏乐,带来“中国风机器人乐队与人类艺术家的合作表演。机器人“乐手”在吹竹笛时,竹笛声是 _____振动产生的;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 _____不同。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9分,共计45分) 1、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量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