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32050

人教版三下7.4《解决问题》(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56807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三下,解决问题,课件,教案,单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4 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 2.学习内容分析:例4延续了例3的情境,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买东西时钱数是否够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题设计了两个问题相同、情境相似,但购买物品略有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在“分析与解答”环节给出了两种方法,在“回顾与反思”环节又给出了一种方法。并在“回顾与反思”环节指出“不同的方法可以互相检验”。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使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活动经验,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难点:根据问题实际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用竖式计算。2.1+3.4= 5.6+0.5=3.7-2.5= 10-2.4= 师: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学生自由说说。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整理得出: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要对齐);(2)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3)对齐竖式中的小数点写上小数点。2.导入新课师:昨天我们来到文具店,在解决购物问题中,学习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今天我们继续用昨天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打基础。通过交流引入新课,使学生知道所研究的数学知识跟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为新课的开展奠定基础。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探究新知 任务一:阅读与理解师:看看,小丽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 课件出示: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还想买1个和1支,她的钱够吗?如果把换成,她的钱够吗?师:认真读一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学生1:知道了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还想买1个和1支。学生2:我还知道小丽想把换成。学生3:我还知道了这四种文具的价钱。师:观察的真仔细,那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是钱够不够? 通过说说题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不仅揭示了课题,还培养了学生的审题意识。 老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 任务二:分析与解答师: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与同伴说说你的想法。学生独自思考,并与同伴交流,师巡视了解情况。师:大家想到办法了吗?谁来说说?学生:可以先算买了后,小丽还剩多少钱?10-6.8=3.2(元)。师:接下来又怎么做?学生:我算买和一共要多少钱?2.5+0.6=3.1(元),3.1<3.2,钱够了。师:如果把换成,她的钱够吗?学生:如果把换成,2.5+1.2=3.7(元),3.7>3.2,钱不够。师:大家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我算买了后,还剩多少钱?3.2-2.5=0.7(元),0.7>0.6,买够了;0.7<1.2,买不够。 让学生尝试借助生活经验,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买东西时钱数是否够用的实际问题,不仅进一步体会了小数的含义,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方法的多样化。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任务三:回顾与反思师:上面的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吗?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先求出买文具盒后剩余的钱,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