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34537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表格式)

日期:2025-05-2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539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
  • cover
课题 第七单元 信息窗二 《乘法的初步认识》 课型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目标 确立 依据 课标分析 1.课标摘录 (1)探索乘法的算理与算法,会计算简单的整数乘法。 (2)能描述四则运算的含义: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3)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课标分析 (1)“乘法的算理与算法”———学生把乘法算式转变成几个几相加,计算加法算式从而计算出乘法算式。 (2)“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同数连加计算,并体会同数连加算式的特点。使学生充分的体验用加法计算解决这类问题的繁琐,充分感受乘法产生的必要性和简捷性。 (3)“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提供大量相同数相加的现实情境,架起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桥梁,突出乘法意义的本质,使学生更加明白乘法的意义。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乘法学习的起始单元,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比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应用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节课对小学阶段的运算部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体现知识的形式与建构过程。在这个信息窗中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同数连加计算,并体会同数连加算式的特点。这样处理有助于强化学生对同数连加算式特点的认识,有助于体会加法的局限性,使学生充分的体验用加法计算解决这类问题的繁琐,充分感受乘法产生的必要性和简捷性。 学情分析 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些简单的加法算式,理解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就比较容易。 2.乘法在生活中经常会运用到,学生接受起来不会太难,但对于什么是乘法,乘法的作用是什么,意义是什么,乘法和加法是否有关系,学生不太清楚。这就需要给学生搭建认知的`桥梁,创设具体、形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通过学生自己的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知识。 3.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可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练一练等多种活动学习知识,体现乘法的意义,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思考、交流,会列出同数连加算式,会把同数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能说出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通过观察,认识乘号,会正确地读出乘法算式以及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3)学生能够提高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实验准备:小棒、课件 知识能力准备:转化能力 信息技术 应用 技术支持:◎问卷星◎影音剪辑◎课件拼合◎影音录制◎其他( ) 认知工具:◎环境创设◎自主学习探究◎知识建构协同◎情感体验激励、其他( ) 功能支持:◎信息提炼◎信息分析◎信息评价 ◎逻辑思维训练◎辩证思维训练◎辩论◎情境建构 ◎ 其他( ) 备注:仅勾选核心内容,每项不超过3项。 课前预学 左面一共有( )个点,你是怎么知道的? OO OO OOOO 一共有( )个O,列式:( ) OO OO OO OO 一共有( )个O,列式:( )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一共有( )个O,列式:( ) 课中展学 活动一:活动引入,参与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1.让学生用手指演示﹢﹣,询问“×”认识吗?有谁认识?什么时候用“×”呢, 让学生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