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37679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35张PPT)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学期

日期:2024-06-0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554455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八年级,编版,学年部,2023--2024,PPT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目 录 一、课标与教材分析 二、学情与教学目标 三、教法与学法指导 四、过程与设计意图 五、板书与作业设计 一、课标与教材分析 一、课标与教材分析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方针 课标要求:了解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知道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 二、学情与教学目标 八年级的学生,初步掌握了阅读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概括归纳能力;未完全具备理性思维,对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会有一定的困难。 (一)授课基础 (二)学生情况 在以往的历史学习中,已学过关于外交的文件、内容,对外交有初步了解。 突破:通过史料教学、合作探究和情境教学,渗透学科素养。通过设计合理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准确深入掌握历史事件。 二、学情与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教学难点 新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背景 “求同存异”方针 (三)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认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知道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万隆会议召开的内容及意义等让学生感知历史,形成概念,认识时代特征。 家国情怀:了解外交政策的作用,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坚决维护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的政治追求,树立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意识,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 三、教法与学法指导 掌握重要史事 了解基本线索 感悟外交精神 课标“义务教育学业质量标准” “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导向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解读课标 聚焦素养 确定教法学法 教法 学法 三、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法1 问题导学:问题引导学生走入历史情境,帮助他们在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清史实的关联,实现深度学习。 教法2 讲授法: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育核心素养。 教法3 史料解读:运用多样化的资源进行史料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会阅读、理解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把握历史发展中线索。 三、教法与学法指导 学法1:自主学习法 学法2:合作探究法 学法3:讨论交流法 教师布置前置性作业,任务驱动,学生预习,初步了解外交事业。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对于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等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交流,师生、生生互动,思维碰撞,注重课堂生成。 四、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 二 三 四 五 激趣导入揭题示标 自主思考 学案预学 合作探究讲授答疑 课堂总结 巩固提升布置作业 (一)激趣导入,揭题示标 【设计意图】以视频导入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思考,学案预学 小组讨论:各组就疑难问题共同讨论,6分钟后抽取代表展示,其他同学质疑补充。 【设计意图】设计前置自学环节,一是通过自主学习解决自己完全能解决的问题,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能力;二是为课堂上的展示做充分准备。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81—84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本上作好标记并完成导学案“重点梳理”部分的填空。(时间:8分钟。)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当时的外交形势如何?建交初期有哪些外交成就 2.为了破除当时的不利局势,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有何影响? 3.在万隆会议中周恩来提出了什么 有何意义? (三)自学探究,讲授答疑 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