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38087

【大单元教学】第五章第二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第2课时)课件+新课标教学设计+评价表--初中地理粤教版八下 教学评一体化方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38次 大小:163152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理,教学,课件,一体化,八下,教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第二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学科 地理 课型 新授课 来源 粤人版 八年级下第五章 地理区域和界线 节次 2 授课日期 教师 授课对象 八年级学生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运用地图、图像等资料,说明秦岭———淮河等重要自然地理界线在地理分区中的意义。 课标分解 通过阅读相关图片,能够归纳秦岭———淮河和贺兰山的地理分界线的意义。通过学习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归纳、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秦岭-淮河一线和贺兰 山这两条重要地理分界线的相关知识。学习本节知识,要求能够掌握秦岭-淮河一线和贺兰山这两条重要地理分界线的位置和分界线两侧的地理差异,进而理解两条重要地理分界线的地理意义。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学生通过八年级上册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中国地理的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对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有了感性的认识,但对于学生来说,对区域划分和区域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本章的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对区域差异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程度,理解区域划分的作用,掌握区域划分的基本方法,学会通过比较的方法了解我国的宏观区域差异。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业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概况。2.根据相关资料比较秦岭—淮河线南北的地理差异。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3.了解贺兰山的位置和地理意义,掌握贺兰山两侧自然条件差异及其对宁夏平原发展的作用。核心素养目标:区域认知: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概况。2.综合思维:根据相关资料比较秦岭—淮河线南北的地理差异。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3.地理实践力:了解贺兰山的位置和地理意义,掌握贺兰山两侧自然条件差异及其对宁夏平原发展的作用。4.人地协调观:通过对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评价任务 重点 1.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2.明白贺兰山对宁夏平原发展的作用。 难点 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材料准备 教材、教材解析、教辅资料、互联网材料、地图、文字材料、视频、多媒体、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考评价体系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简介秦岭———淮河一线 学生各抒己见,表述自己对秦岭———淮河的看法 让学生从秦岭———淮河进入课堂 讲授新课 任务一:地理分界线任务二:秦岭———淮河1.温度带不同2.结冰期不同3.干湿状况不同植被不同探究活动一:1.在图5.6上找出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并在图上用笔描绘出来。2.读图5.7、5.8和图5.9,回答下列问题。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年降水量、温度带、干湿状况有何不同?为什么?5.耕作制度不同6.耕地类型不同7.作物不同8.饮食不同9.住房不同10.传统交通工具不同探究活动二:读图5.10,并根据已学过的知识比较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农业生产的差异。任务三:贺兰山1.贺兰山的位置2.贺兰山的分界3.贺兰山的作用探究活动三:贺兰山对宁夏平原发展成为“塞上江南”起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学生回答:我国有许多重要的区域界线,如秦岭—淮河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我国有许多重要的区域界线,如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我国有许多重要的区域界线,如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等。学生回答: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可达0℃以下,属于暖湿带;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以上,属于亚热带。学生回答:秦岭—淮河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