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39596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175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统编,间的,格式,教案,四月,你是
  • cover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九年级(上)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 5《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难点名称 体会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思想感情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要通过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将具体的物转化为抽象的情感,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这首词中,词人的感情蕴藏在是诗歌中,抽象而又升华的情感学生较难感受,九年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感知迁移能力有所欠缺。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自由诵读,以旧知识带入新知识,感知意象特点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体验诗人通过意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听读后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的意象有哪些? (云烟、黄昏、风、细雨、百花、月圆、鹅黄、初放芽的绿、白莲、)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体会意象特点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理解意象。 说一说这些意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吗? (1)“人间的四月天。” 学生自由发言 ,可以联系今年的疫情实际,更能加深对四月天这一意象的理解 我们送走严寒,尤其是今年,呆在家里这么长时间,走出家门,感受到的早春四月,是希望,新生,温暖 (2)“云烟,黄昏,风,细雨” ①云烟,轻,薄,氤氲着春的气息,若隐若现,似乎万事万物,“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中酝酿” ②黄昏后边紧跟着风的软。(以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意象。我们学过朱自清的《春》,对春风的描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软的风,从触觉角度,在黄昏,在一天中归家的时间中,给人带来温暖和舒适的感觉。) ③细雨点洒在花前 点和洒可以读出细雨小,轻,柔。 我们学过哪些和春雨有关的诗句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写出了春雨的滋润,“春雨贵如油”啊,宝贵。 (3)“百花,月圆” 这两个意象,让我们想到“花好月圆”,这是对新婚的最美好的祝福。这两种意象,给人带来美好、美好的感觉。 鹅黄,初放芽的绿,白莲 鹅黄,暖色调,给人带来温暖 初放芽的绿 嫩,新,生机勃勃 白莲 莲在周敦颐笔下,是花之君子。在佛教中的寓意美好圣洁。白莲是花中君子,是圣洁,是美好。 4、这么多美好的意象,温暖,轻柔,生机勃勃,圣洁,作者都赋予了你,那么你究竟是谁呢? (学生诵读,讨论后,自由作答) (资料链接 这首诗发表在1934 年的《学文》上,具体的写作时间不详。关于这首诗,有这样两种说法是:为儿子梁从诫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喜悦。也有人说是写给林徽因的已故知己徐志摩。) 学生结合意象特点,自由作答。 初放芽的绿,柔嫩 初代表孩子的出生 百花的冠冕 代表徐志摩在诗歌创作的成就 燕在呢喃 呢喃似两人在窃窃私语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5资料助读 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做的,但母亲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1931年11月19日 徐志摩因飞机失事罹难。 师:送给儿子,母亲眼中的孩子是最纯洁美好的:送给徐志摩,三年之后,走出伤痛,回忆起徐志摩的种种,当然徐志摩的才情也撑得起这首诗。无论写给谁,我们都能透过意象,感受到作者对“爱的赞颂”。 配乐朗读。 小结 “以我观物,物皆著我色彩”,林徽因的眼中,看到了四月天里的云烟,细雨,百花,月圆,新绿,如四月天的你,温暖,美好,生机勃勃,洋溢着希望。诗人的情感随着画卷自然流露,实现了情与景的交融,诗歌中充满了对你“爱的赞颂”。 全班齐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