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40607

【2022年新课标】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3课-《 小蜜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日期:2025-02-0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42次 大小:448682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教学设计, 小蜜蜂,3课,2022年,下册
    (课件网) 第3课 飞呀飞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本课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蜜蜂的形象 (二)艺术表现 用欢快的声音演唱《小蜜蜂》体验小蜜蜂飞的形象。 (三)创意实践 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去表现歌曲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保护益虫之感。 新知导入 第2课时 《小蜜蜂》 新知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新知导入 谜语: 小虫唱歌嗡嗡嗡, 飞来飞去花丛中, 勤采花粉多酿蜜, 人人夸它爱劳动。 猜一猜: 这个小动物是什么? 新知导入 谜底是蜜蜂, 你们是怎么猜到的呢? 新知导入 谜语中出现了“采花粉、酿蜜、嗡嗡声。” 嗡嗡声是蜜蜂的叫声吗? 新知导入 嗡嗡声不是蜜蜂叫声,是蜜蜂翅膀与空气摩擦发出的声音,因为蜜蜂每分钟拍打翅膀200-400次。 新知导入 歌曲 《小蜜蜂》 新知讲解 聆听音乐,感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新知讲解 感受歌曲内容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新知讲解 《小蜜蜂》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歌曲由三个乐句组成。 新知讲解 下面朗诵歌词 新知讲解 有节奏的模仿蜜蜂叫声。 “嗡嗡|嗡0|飞吧小蜜|蜂0||” 新知讲解 歌曲2/4拍,F大调。这首歌仅用五个音写成。旋律多为级进和三度音程的小跳,节奏简单、有规律。 新知讲解 歌曲由三个乐句组成。 下面我们演唱第一乐句简谱 新知讲解 第一乐句从全曲的最高音开始,仿佛是勤劳的小蜜蜂在振动翅膀寻找采蜜的方向。下面填词演唱 新知讲解 下面我们演唱第二乐句简谱 新知讲解 第二乐句的节奏全部以八分音符构成,旋律与歌词是一字一音的结合,加上急呼吸的运用,生动地刻画出小蜜蜂为采蜜而繁忙飞舞的形象。 下面填词演唱 新知讲解 下面我们演唱第三乐句简谱 新知讲解 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完全重复,音乐上形成首尾呼应,仿佛是小蜜蜂辛勤劳动的一天结束了。下面填词演唱 新知讲解 下面我们演唱第二段歌词 新知讲解 下面我们演唱第三段歌词 新知讲解 为歌曲加上肢体舞蹈动作 新知讲解 利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课堂展示 下面上台边唱歌边做声势动作 课堂拓展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视频 课堂拓展 欣赏完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课堂总结 《小蜜蜂》 1=F 2/4 感谢欣赏 感谢您观看与支持 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3课《飞呀飞》第2课时《小蜜蜂》 【教材分析】 《小蜜蜂》是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3课《飞呀飞》第2课时唱歌课。《小蜜蜂》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2/4拍,F大调。这首歌仅用五个音写成。旋律多为级进和三度音程的小跳,节奏简单、有规律。歌曲由三个乐句组成。【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要从把握歌曲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二年级属于小学段的低学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蜜蜂的形象 (二)艺术表现 用欢快的声音演唱《小蜜蜂》体验小蜜蜂飞的形象。 (三)创意实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