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42056

2024年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九年级二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74037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山东省,日照市,港区,九年级,二模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发展质量监测2024年春季学期测评 九年级化学试题 (物理、化学合场考试,共用时120分钟。化学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 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答在区域外或试卷上均不得分;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1-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1-8题每小题3分,9-12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北溪”管道输送的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属于有机物 B. 用酒精对图书馆桌椅消毒,是利用了乙醇的物理性质 C.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青铜剑属于合金,其抗腐蚀性比纯铜好 D. 宋代《清明上河图》保存至今仍清晰可见,说明常温下碳单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以外)称为有机物。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A正确; B、用酒精对图书馆桌椅消毒,是利用了乙醇的化学性质。B错误; C、由于青铜属于合金,所以其抗腐蚀性比纯铜好。C正确; D、由于常温下碳单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所以用墨画的《清明上河图》保存至今仍清晰可见。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2. 实验室需要配制100mL20%的稀硫酸溶液,部分操作如下,其中合理的是 A. 量取浓硫酸 B. 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 C. 混合浓硫酸和水 D. 将配制好的硫酸溶液装瓶储存 【答案】A 【解析】 【详解】A、量取浓硫酸时,浓硫酸瓶口紧靠量筒口,慢慢倾斜,故选项正确; B、配置100mL20%的稀硫酸,溶液是100mL,因此不可能需要100mL的水,故选项错误; C、混合浓硫酸和水是缓慢的将浓硫酸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不能用量筒和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故选项错误; D、细口瓶常用于存放液体,故配好的硫酸溶液存放在细口瓶中,并用玻璃塞,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 下图为中考化学试卷答题卡中用于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条形码有黏性,其黏性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丙烯酸。丙烯酸的化学式为C3H4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烯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g B. 丙烯酸中含有9个原子 C. 丙烯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 D. 丙烯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丙烯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4+16×2=72,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丙烯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丙烯酸由丙烯酸分子构成,每个丙烯酸分子由9个氧原子构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丙烯酸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4):(162)=1:8,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丙烯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4. 下列跨学科实践活动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用厨余垃圾自制花肥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B 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制作“铜树” 制作,原理2Fe+3CuSO4=3Cu+Fe2(SO4)3 C 用气泡水机加压,向糖水中注入CO2制得碳酸饮料 一定条件下,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D 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仪测量炼铁厂附近空气中CO含量 CO属于空气污染物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厨余垃圾自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