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45571

人文地理 3.2.1 垂直的生计 课件(共17张PPT)

日期:2024-06-10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58196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人文地理,3.2.1,垂直,生计,课件,17张
  • cover
(课件网) 垂直的生计 年 级:七年级 学 科:历史与社会 图片来源:引自人民教育-出卷网-《人文地理》上册 通过图表获取所需地理信息,描述安第斯山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垂直的生计》 运用图表描述印第安人山上山下不同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并能够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成因。 3 2 1 通过分析印第安人生产生活特色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地协调观。 学习目标 核心问题: 印第安人是怎么利用安第斯山脉的自然环境特点发展生产生活的。 1 1 图片来源:引自百度网 3 图片来源:引自百度网 图片来源:引自Veer图库 2 图片来源:引自百度网 4 读图并结合教材,描述安第斯山脉的基本概况(位置、走向、地位等) 位于南美洲西部,西临太平洋,沿海岸线从北到南纵贯南美大陆,全长近90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走近安第斯山脉 图片来源:引自人民教育-出卷网-《人文地理》上册 图片来源:引自人民教育-出卷网-《人文地理》上册 自然景观 积雪冰川 高山草原 灌木、林地 热带雨林 气候 地形 海拔升高 寒带气候 热带气候 选择合适的自然景观图片,填入相应的海拔范围 【学习任务一】思考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1 1 图片来源:引自百度网 图片来源:引自Veer图库 2 3 图片来源:引自百度网 图片来源:引自百度网 4 垂 直 变 化 揭秘安第斯山脉 图1:秘鲁示意图 (图片出自百度图库) 读右图,回答1-3题。 1. 图示山脉为 A. 喜马拉雅山脉 B. 安第斯山脉 C. 阿尔卑斯山脉 D. 阿特拉斯山脉 2.图中N地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3.图中M地与N地自然景观差异显著, 主要影响因素是 降水 B. 土壤 C. 地形 D. 河流 B D C 低海拔区(种植业) 高海拔区(畜牧业) 垂 直 变 化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印第安人分别利用怎样的自然条件,形成山下山上不同的生产景观 (1)概括印地安人分别在不同海拔发展的生产活动,并在图中标注 【学习任务二】 2张图片来源:均引自人民教育-出卷网-《人文地理》上册 海拔区域 自然条件 对生产的影响 山上: 高海拔的 草原 地形:海拔较高、地势崎岖 气候:极为寒冷 河流:较少 土壤:较贫瘠 发展畜牧业,驯养羊驼、骆马 山下: 低海拔的 山坡、山谷 地形:海拔较低、山谷平地 气候:气温适宜 河流:较多 土壤:较肥沃 发展种植业,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 4.安第斯山脉是南美洲开发最早的地区,独特的山区环境造就了印第安人超凡的农业智慧。下列生产活动能体现其智慧的有( ) ①在海拔较低的山坡,开辟梯田种植玉米等 ②随着干湿季节变化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③在山区的高海拔处,放牧驯养羊驼和骆马 ④采用现代的农业机械,重视畜牧业的科研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B 选择图片并结合教材,描绘印第安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风俗等角度),并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生产活动之间的关系 【学习任务三】 4张图片来源:均引自人民教育-出卷网-《人文地理》上册 高海拔处,气候寒冷,经常遭受霜冻,居民以放牧驯养的羊驼、骆马为主。 羊驼毛质地轻柔,纤维细长,保暖性强,极为珍贵,有“纤维上帝”之美誉。 图片来源:引自人民教育-出卷网-《人文地理》上册 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也是食物来源。 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 3张图片来源:引自人民教育-出卷网-《人文地理》上册 秘鲁人培育出抗寒的马铃薯品种,还利用昼夜温差大发明了常年保存马铃薯营养价值的方法。 居住在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 海拔低,气候温和适宜,临近水源,取水便利,且临近种植区域,方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