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45580

人文地理上册 3.3.1 耕海牧鱼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4-06-20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205734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文地理,上册,3.3.1,耕海,牧鱼,课件
  • cover
(课件网) 耕海牧渔 借助相关地图、文字等材料,分析日本发展渔业的自然与人文条件,建立环境与生产之间的联系;借助图片材料,了解日本的“鱼文化”,建立生产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育综合思维。 利用活动探究的方式,分析日本渔业模式变化的原因,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培育人地协调观。 撰写舟山渔业调查,在真实环境中观察和认识地理环境,体验和感悟人地关系,在活动中做到知行合一,培育地理实践力。 学习目标 2017年人均水产品年消费量 全球 20.2kg/年 亚洲 24.0kg/年 ? 48.8kg/年 日本 (数据来源: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 渔业市场 鱼拓艺术 “男孩节” 三文鱼 在日本的日常生活里,哪些方面可以发现鱼的身影。 观:“鱼”的印记 饮食 贸易 节日 艺术 观:“鱼”的印记 鳗鱼 秋刀鱼 刺身 函馆鱼市 黑门市场 长滨鲜鱼市场 观:“鱼”的印记 观:“鱼”的印记 每年五月五日,是日本的男孩节。每年男孩节时,可以看见很多鲤鱼型的彩色风筝在蓝天下飘舞,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日本人认为鲤鱼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表达了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 为什么男孩节会选择悬挂鲤鱼旗? 观:“鱼”的印记 起初鱼拓主要是垂钓者记录钓上的大鱼的实际尺寸,并留作纪念,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艺术。鱼拓是一种将颜料直接涂抹在鱼身上,然后再用宣纸将颜色拓印下来的技法和艺术,这起源于中国宋代。 渔业市场 鱼拓艺术 “男孩节” 三文鱼 观:“鱼”的印记 为什么会形成独特的鱼文化? 饮食 贸易 节日 艺术 地理环境、生产特色 生活 ? 探:“鱼”的来源 活动探究:完成任务单 1.选择观点“捕”或“养”; 2.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要求:①我选择___(捕/养), ②从材料__(序号),得出_____。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一: 图2: 日本渔港分布图 图1: 日本渔场与洋流 探:“鱼”的来源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地图出自人文地理上册, 人民教育-出卷网-,第 66页 地图出自地理图册 选择性必修1,星球地图-出卷网-,第36页 北海道渔场 寒暖流交汇 日本沿海海域鱼类饵料丰富,鱼群集中,渔业资源丰富。 ① ② 自然条件: 图5: 捕鱼电子仪器 图3: 发达的造船业 图4: 优质渔网 材料二: 探:“鱼”的来源 强大的工业为渔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人文条件: 探:“鱼”的来源 日本对虾的养殖周期一般是4月-10月,生长速度较快的3个多月就可以上市售卖。它们的生长周期与苗种、投放密度、天气、日常管理和疾病防治有一定的关系,一般生长速度快的话80天可达到80尾/斤,慢的话100天约30尾/斤。 ———新农网 水产养殖周期长,要求高。 材料三: 探:“鱼”的来源 活动探究: 1.选择观点“捕”或“养”; 2.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要求:①我选择___(捕/养), ②从材料__(序号),得出_____。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1、捕鱼有条件 2、养鱼有要求 以前我们能到远离日本的地区捕鱼,现在捕鱼的范围大大缩小。除此之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使得沿海水域的水质明显恶化。而且,沿海地带的填海造地,破坏了鱼类生长和繁殖的场所。 ———课本P70 探:“鱼”的来源 传统捕鱼存在现实压力。 材料四: 日本自上世纪60年代发展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以来,也取得了突出成绩,目前工厂化养殖各种鱼、虾、贝等鲜活水产品年产达20万吨以上,而且技术成熟、产量稳定。 ———中国渔业协会 水产养殖在技术成熟情况下,产量稳定。 ①捕 1、捕鱼有条件 (渔业资源、优良渔港、技术支撑……) 2、养鱼有要求 (技术、周期……) 1、捕鱼有危机 (捕鱼范围、水体污染……) 2、养鱼有优势 (产量稳定……) 探:“鱼”的来源 “耕海牧渔” ③捕养结合 ②养 观察图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