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46278

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日期:2025-02-0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571795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2张,物理,八年级,人教,PPT,5章第
  • cover
(课件网) 5.2 生活中的透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01 01 课堂引入 /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起到成像作用 胶片相当于光屏,起到承接记录像作用。 照相机 胶片 01 02 课堂内容 / 照相机 / 物距 像距 镜头(凸透镜) 接收屏(感光胶片)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成像原理 物距大于像距 像和物位于凸透镜两侧 01 02 课堂内容 / 照相机 / 01 02 课堂内容 / 照相机 / 甲.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 乙.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 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 A.甲与乙;B.甲与丙;C.乙与丁;D.丙与丁 01 02 课堂内容 / 照相机 / 练一练 / 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B 投影仪 幻灯机 结构: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银幕、屏幕相当于光屏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成像原理: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距小于像距 像和物位于凸透镜两侧 01 02 课堂内容 / 投影仪和幻灯机 / 放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它的形状与图中的甲相似,则幻灯机上的旗应是图中 ( ) 01 02 课堂内容 / 投影仪和幻灯机 / 练一练 / 上下左右颠倒 B 放大镜成像特点: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像和物位于凸透镜同侧 物距小于像距 放大镜成像原理: 01 02 课堂内容 / 放大镜 / 01 02 课堂内容 / 生活中的放大镜 / 在玻璃板下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把一滴水滴在小物体正上方的玻璃板上,水滴就是一个放大镜,如果还着不清小物体,再拿一个凸透镜位于水滴正上方,调节镜与水滴间距离,就能看清玻璃板下小物体。此时看到的是小物体 的(选填“ 正立或 倒立”), 的(选填“ 放大”或“ 缩小”) 像(选填“ 实”或“ 虚”)。 正立 放大 虚 01 02 课堂内容 / 放大镜 / 练一练 / 凸透镜成实像情景 01 02 课堂内容 / 实像 / 实像特点: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眼睛观察到 实像都是倒立的,能用光屏承接 像和物位于凸透镜两侧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眼睛观察到 实像例子: 小孔成像 照相机成像 投影仪成像 凸透镜成虚像情景 虚像特点: 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能用眼睛观察到 虚像都是正立的,不能用光屏承接 像和物位于凸透镜同侧 虚像例子: 平面镜成像 放大镜成像 凹/凸面镜成像 01 02 课堂内容 / 虚像 / 01 03 课堂练习 / 选题页面 / 1.小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下列器材工作时运用上述成像规律的是( )。 A.放大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平面镜 单选题 答案:C < 返回 答案 01 03 课堂练习 / 答题页面 / 单选题 答案:C < 返回 答案 01 02 课堂练习 / 答题页面 / 2.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 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 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 3.照相机是利用了凸透镜可以成倒立、_____的实像的原理来工作的;小明在游玩古隆中途中,为父母拍摄时发现武侯祠没有完全进入取景框,为了将父母和武侯祠都拍摄下来,他向后退一段距离,并将照相机的镜头_____(选填“向前伸”或“向后缩”)一点。 填空题 答案: 缩小 向后缩 < 返回 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