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47230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130938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质量检测,解析,原卷版,试题,化学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答题区域内。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1:35.5 Cu:64 Zn:65 Ag:108 第I卷(选择题 共39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 成语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成语的含义主要包含物理变化的是 A. 火上浇油 B. 木已成舟 C 百炼成钢 D. 水滴石穿 2. 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认识,选择科学的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可以立即倒入青菜或者盖上锅盖灭火 B. 生铁和钢都属于金属材料,将生铁加工成不锈钢,抗腐蚀性增强 C. 食用海带、紫菜可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碘,可预防骨质疏松 D. 辨认毛衫的材质是纯棉的还是羊毛的,可通过抽丝点燃闻气味法 3.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如图是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相关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取氧化铜粉末 B. 倾倒稀硫酸 C. 加热固液混合物 D. 处理废液清洗试管 4. 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包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华阳国志》:“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加热蒸发可得食盐 B. 《天工开物》:“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煅烧石灰石可生成熟石灰 C. 《梦溪笔谈》:“熬胆矾铁釜,久之易化为铜”———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 D. 《周易》:“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池中有机物发酵产生可燃性气体 5. 归纳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 溶液的性质模型 B. 空气组成(按质量分数) C. 溶解性与溶解度关系 D. pH与溶液酸碱性 6. 在一密闭容器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为40g 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 反应中消耗甲、乙的质量比为2:3 D. 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7. 我国酿醋的传统工艺有很多种。其中一种以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经历“酿酒→制醅→淋醋”三大过程,可生产出具有独特香味的香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闻到醋香是因为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B. 酿醋过程中存在化学变化 C. 糯米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D. 醋可以除去热水瓶壁上的水垢 8. 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室温)自制蔗糖晶体的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图2是蔗糖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加入水后所得蔗糖溶液的质量是 B.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速溶解 C. 加热后蔗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 静置天后结晶出的蔗糖晶体是 9. 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E点对应的物质可能是K2CO3 B. B点对应的物质与C点对应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C. D点对应的物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 D. C点对应的物质可以使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10. 下列各组物质在pH=12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 K2SO4、KOH、NaNO3、NaCl B. NaNO3、NH4Cl、K2SO4、Ba(NO3)2 C. Na2CO3、Ca(NO3)2、BaCl2、KCl D. CaCl2、Na2SO4、FeCl3、NaNO3 11. 无土栽培营养液的成分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磷酸二氢钾(KH2PO4)属于复合肥 B. 化肥中的氮、磷、钾指的是原子 C. 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铜的质量分数相同 D. 硝酸钾在溶液中微观表征应为b 12. 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量筒中先装入一定量的水,再将装有足量潮湿铁粉的矿泉水瓶(有效容积为345mL)旋紧瓶盖放入其中,观察瓶子不再变瘪,记录反应前后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矿泉水瓶需气密性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