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47796

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37493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海南省,考试,解析,原卷版,试题,化学
    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C-12 O-12 S-32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 硝酸铵(NH4NO3)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遇碱时放出氨气,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NH4NO3是复合肥 B. NH4NO3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 C. NH4NO3可与草木灰(K2CO3)混合施用,提高肥效 D. 保存NH4NO3要避免光照、高温环境 2.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来切割玻璃 B. 浓硫酸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 C. 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可作炉具清洁剂 D. 稀有气体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造多用途的电光源 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科学。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制取少量熟石灰 将石灰石加入足量水中 B 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SO4 加入适量Ba(OH)2溶液后过滤 C 鉴别稀HCl和稀H2SO4 滴入到Fe2O3粉末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 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将洁净的铜丝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4. 常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CaCO3的性质: 步骤一:向试管中加入少量CaCO3粉末,然后加入l0mL蒸馏水,振荡后摇匀制成CaCO3悬浊液。 步骤二: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用电导率传感器测得蒸馏水的电导率是8.5,CaCO3悬浊液电导率为74。 步骤三:向CaCO3悬浊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酚酞呈红色。加热该液体,红色变浅,测定溶液的pH变小。 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离子数目越多,其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电导率越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步骤二中CaCO3悬浊液的电导率比蒸馏水大,说明有部分CaCO3溶于水 B. 步骤三中CaCO3悬浊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CaCO3的物质类别属于碱 C. 步骤三中加热后,溶液红色变浅说明CaCO3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步骤三中加热时,部分碳酸钙发生了分解反应 5. 下列所示物质在应用时,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用粮食酿酒 B. 用冰制作冰灯和冰雕 C. 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D. 用液态氦冷冻 6. 归纳整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大涵对近期的学习内容作出如下整理,下列整理正确的是(  ) 你好,Fe A 生活中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B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C 实验室可用稀硫酸去除金属表面的铁锈 D 实验室用FeCl3溶液和烧碱溶液反应制备黄色的氢氧化铁沉淀 A. A B. B C. C D. D 7.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物质溶解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B. 在氯化钾溶液稀释的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不变 C. 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D. 熟石灰的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或者增加溶剂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8.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A. 甲醛危害人体健康但可保存动物标本 B. 一氧化碳有毒但可灭火 C. 浓硫酸有腐蚀性但可作干燥剂 D. 农药有毒但能保护农作物 9.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其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①通过蒸发溶剂可获得晶体 B. ②是通过复分解反应获得铜 C. ③所得硫酸铜溶液一定是饱和的 D. ④说明铁元素变成了铜元素 10. 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烧杯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b段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 B. b→c段有水生成 C. b点溶液溶质为硫酸铜 D. d点沉淀质量与b点沉淀质量相等 11.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有明亮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