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49300

初中语文七上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143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初中,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 cover
初中语文七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单元是学习默读的第一个单元,以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为主,不宜对阅读速度和深度提出过高的要求。教师可明确默读的基本要求,帮助学生掌握默读的方法。 通过默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边读边思考,在默读中抓住关键语句和语段,迅速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抓住标题特点和过渡段,梳理行文线索,将课文两部分内容进行对照阅读。精读课文重要语段,学习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抓住特点、准确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以及遣词造句的精妙,把握私塾先生的形象。 教学目标 1.学会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2.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以及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 3.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叙述视角,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童年的美好与成长的意义。(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 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几大部分内容?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的?(空间) 二、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课文,看课文那些段落写了百草园?百草园有什么特点?哪些部分写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有什么特别之处?把关键信息圈画出来。(PPT出示默读要求和方法提示) 明确:(1———8)写百草园 (10———24)写三味书屋 思考讨论:文章是怎样把这两部分内容衔接起来的?第9自然段应划分在哪一部分? 三、阅读分析课文过渡段 1.齐读过渡段。 2.这一段的过渡衔接非常巧妙,属于什么(心理)描写? 3.“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4. 过渡:蟋蟀、覆盆子、木莲照应了前面那一段的内容?除了这些,百草园还有哪些让“我”依依不舍的呢? 四、研读赏析(1———8自然段) 1.请给第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预设:《我的乐园———百草园》;《童年的乐园》;《童年趣事》;《绿色童年》 2.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那里到底有什么乐趣?我们不妨穿越时空,回到儿时,用儿童的眼光去发现,你觉得百草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①美丽的景致可以欣赏。(红色词语让学生填空) ②美味的食物可以品尝。 ③有趣的动物可以玩耍。 3.学习写景方法 五、仿照课文,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说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我”在百草园的生活是快乐的、有趣的、自由自在的,因此,作者把“百草园”称之为儿时的乐园,因此,他对百草园充满了依恋和不舍。我们再来读一读过渡段,注意读出这种依依不舍的情感。 追问1:“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到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最为严厉的书塾。”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口吻来读这一句?(委屈的,抱怨的,极不情愿的) 追问2:“而且”“还”表递进,“最严厉的”对一个小孩子来说,充满了恐惧。 追问3:本段中反复出现了一个词“也许是因为”,“也许”表示猜测,“因为”表示原因,他猜想,被家人送去三味书屋的原因是犯了错,要惩罚他。实际上当然不是,这是儿童的心理,也反映出他极其不愿去三味书屋。 过渡:那么,在三味书屋里的学习生活是不是真的如他想象中的那样可怕呢? 二、研读赏析(10———24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中描写三味书屋部分,用几个词概括一下三味书屋的生活。 如有学生询问“三味书屋”的含义,可参考教师用书资料链接一 预设:枯燥,乏味的(要行礼,要读书,要习字,先生很严厉,不许问与学习无关的事。) 追问:三味书屋的生活有没有乐趣呢? (1)有机会跑去后园玩。 (2)师生共同读书的乐趣。(老师读书入神的描写) (3)趁先生读书入神时我们“在指甲上做戏”“画画”。 2.你喜欢这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