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0727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情检测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1300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 cover
第三单元学情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泉香而酒洌(liè)  伛偻提携(lǚ) 觥筹交错(gōng) 横无际涯(héng) B.朝辉夕阴(huī) 宠辱偕忘(jiē) 淫雨霏霏(fēi) 峰回路转(zhuǎn) C.樯倾楫摧(jí) 浩浩汤汤(tāng) 水声潺潺(chán) 郑通人和(zhèng) D.岸芷汀兰(dīng) 薄暮冥冥(míng) 金尊清酒(zūn) 风霜高洁(jié)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_____是新时代文学的主题。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_____,是当代作家的使命所在。以脱贫攻坚为例,中国共产党多年来_____带领中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摆脱贫困的广袤乡土正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_____。 A.却 气象 不依不饶 逼近     B.却 气质 不屈不挠 逼近 C.也 气象 不屈不挠 迈进     D.也 气质 不依不饶 迈进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同时,欣赏传统艺术是有门槛的,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和审美水平,这也促使青少年更加注重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不少孩子从小就接受艺术熏陶。②“东方美学”激发出青少年心中强烈的爱国情绪和民族自豪感,也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自信,成为引人注目的时尚符号。③与“国风”“国潮”的兴起一样,传统艺术在青年群体中走红,体现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④年轻人爱上传统艺术,折射出时代的文化风貌。 A.“这”是代词,“接受”是动词,“欣赏传统艺术”是偏正短语。 B.第④句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谓语部分是“爱上”。 C.第②句画横线句子是一个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 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序是④②①③。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B.“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这类文章大多数是游记,其次是些普通的叙事性散文或者“杂记”。我们学过的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C.《我爱这土地》是艾青的成名作,发表这首诗时第一次署名“艾青”。 D.擅长绘画的艾青,其诗歌中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 (2)名著阅读。(3分) 学校开展以“走进古典小说《水浒传》”为主题的阅读专题探究活动,班级同学分小组进行探究。请你与同学们合作完成“为人物立传”的目标任务。 小组一:【甲】对四家邻舍道:“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却才甚是惊吓了高邻……”……知县叫那令史先问了王婆口词,一般供说。四家邻舍,指证明白。 小组二:【乙】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 小组三:【丙】仰天长叹道:“不想我今日被高俅那贼陷害,流落到此,直如此命蹇时乖!”…… 请你从【甲】【乙】【丙】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人物,探究以下三个问题:①该英雄人物是谁?②说出一个与他相关的情节。③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认识。 5.古诗文默写。(6分) (1)人有悲欢离合,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_____,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5)在《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写出了岳阳楼早晚阴晴多变的壮丽景象。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第6题。(3分) 【甲】行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