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3节 生活中的透镜 八年级 初中物理 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及调节方法。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照相机 知识点一 (1)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 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 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 ③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④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像距)。 1.照相机的主要构造 原理: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 2.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1)平时我们看到照相机成的像都是正立的,这是因为为了取景方便,经过技术处理将第一次成的倒立的像转变成了正立的,照相机在胶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拓展 (2) 像的“正立”与“倒立”:正立与倒立都是指像与物体的关系。像的“倒立”指像的上下位置与物体的上下位置颠倒,还要注意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时,像与物体的左右位置也是颠倒的。 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要远远大于镜头离胶片的距离,且景物离相机越远,拍摄的景物所成的像越小。 在拍摄远近不同的景物时,要适当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直到在胶片上成一个清晰的像。 3.照相机的使用 拍摄近景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 拍摄远景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投影仪 知识点二 (1)镜头:凸透镜,起成像作用。 (2)投影片:投影片上有文字或图案,相当于用来成像的物体。 (3)螺纹透镜:相当于凸透镜,其作用是会聚光,用来增加投影片的亮度。 (4)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5)屏幕:承接像。 1.投影仪的构造 2.投影仪的原理及特点 (1)投影仪成像的原理 原理:投影仪、幻灯机的原理是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①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小于镜头到屏幕的距离。 ②图案(文字)通过投影仪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比投影片上的图案(文字)大。 ③像和投影片在镜头的两侧。 ④图案(文字)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像。 ⑤投影片离镜头越近,像到镜头的距离越大,屏幕上所成的像越大。 (2)投影仪成像的特点 (2)使屏幕上的像变小的办法:增大投影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同时减小屏幕与镜头之间的距离。 3.投影仪的使用 (1)使屏幕上的像变大的办法:减小投影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同时增大屏幕与镜头之间的距离。 (1)幻灯机、放映机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使用时都要注意将幻灯片或投影片倒立放置,这样才能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2)现在会议室、教室用的投影仪,通常与电脑相连,电脑上的字或图片可通过投影仪被放大后投影至屏幕上。 *拓展 放大镜 知识点三 1. 放大镜成像的原理 原理:放大镜实质就是一个凸透镜,把放大镜放在被观察物体上方, 适当调整放大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观察到放大、正立的像。 (1)物体通过放大镜所成的像是个正立、放大的像。 (2)像和物体在放大镜的同侧。 (3)在一定范围内,放大镜离物体越近,所成的像越小;放大镜离物体越远,所成的像越大。 (4)若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增大到一定程度,所成的像便消失了。 2.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1)使像变大一些:让放大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适当增大些。 (2)使像变小一些:让放大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适当减小些。 3.放大镜的使用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典例1 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解析: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