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1655

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29225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浙江省,学期,解析,原卷版,试题,地理
    2023学年第二学期温州新力量联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地理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海上风力发电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快速高效地监测海上风电场是关键科学问题。完成下面小题。 1. 地理信息技术在监测海上风电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GIS获取海上风电场位置 B. GNSS绘制海上风电场分布图 C. RS低成本监测海上风电场 D. SOS分析海上风电场分布特征 2. 海上风电场建设利用了海洋( ) A. 空间资源 B. 矿产资源 C. 生物资源 D. 风力资源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GIS为地理信息系统,获取海上风电场位置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A错误;GNS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绘制海上风电场分布图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IS,B错误;RS为遥感,主要用于获取地理信息,可以低成本监测海上风电场,C正确;SOS是国际摩尔斯电码救难信号,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海上风电场建的风力发电机,一般基座在海洋水面之下,发电风车位于海面之上,利用海面空间建设风电场,因此海上风电场建设利用了海洋的空间资源,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侧重于定位、导航;RS(遥感技术)侧重于获取影像资料;GIS(地理信息系统)侧重于在一定地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计算、查询等。 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因其优越的耐热性和绝缘性,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后发现对人体危害巨大,逐渐被人造岩棉替代。人造岩棉是将玄武岩高温熔化后通过离心机制取。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岩石类型,数字代表地质作用。完成下面小题。 3. 石棉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与人造岩棉原材料形成的地质作用①成因相同的地貌为( ) A. B. C. D. 【答案】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由岩浆喷出(①)形成,应为喷出型岩浆岩,乙为岩浆侵入地下岩层通过冷却凝固形成的,为侵入型岩浆岩;丁与沉积物之间相互转化,沉积物通过固结成岩(③)形成沉积岩,丙是变质作用(②)下形成的变质岩,甲、乙、丙都可通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④)形成沉积物。由材料可知,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故为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对应图中丙,C正确,排除ABD。故选C。 【4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①为岩浆喷发冷却凝固,日本富士山为火山,也是岩浆喷发形成,D正确。ABC选项所示地貌与岩浆无关。故选D。 【点睛】岩石的成因类型有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岩浆岩:岩浆侵入或喷出冷凝而成。如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沉积岩:外力作用下形成。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变质岩:变质作用下形成。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等属于变质岩。 5. 海洋作为地球表面的主要水体,储存了地表93%的二氧化碳。联合国《蓝碳报告》把由海洋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海岸带)吸收固定在海洋中的碳定义为“蓝碳”。表明海洋固定更多二氧化碳的现象是( ) A. 海洋营养物质减少 B. 海洋碳酸盐沉积增多 C. 海洋天然气开发增加 D. 表层海水温度升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海洋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是海洋生物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碳酸盐沉积,B正确;海洋营养物质减少,不利于海洋生物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