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1811

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 讲义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4094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习作,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
  • cover
《习作:家乡的风俗》写作指导 习作内容 一、审题指导 1.审题要点 1)理解“风俗”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风俗”。风俗,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地区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风尚、习惯或仪式。它可能与节日、庆典、婚丧嫁娶、饮食、服饰等方面有关,是我们家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聚焦“家乡” 我们的任务是介绍“家乡的风俗”,所以,我们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家乡”这个特定的地域上。你可以回忆一下,在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独特的文化内涵? 3)选择风俗 在你的心中,可能有很多家乡的风俗都想要与大家分享。但在这里,我们建议你选择一个或几个你最为熟悉、感受最深的风俗来介绍。这样,你在写作时就能更加得心应手,读者也能通过你的文字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风俗。 【单一风俗的深度描绘】你可以选择家乡众多风俗中的一个,作为你文章的主角。比如春节的舞龙舞狮、端午节的包粽子、中秋节的赏月吃月饼,或者是某个特定节日的特殊仪式。深入挖掘这个风俗的历史背景、起源传说、庆祝方式及其在当地人心目中的意义,让你的读者仿佛亲身参与其中。 【风俗组合的广度展现】如果你的家乡风俗丰富多彩,你也可以选择几个相互关联或对比鲜明的风俗来共同描绘。比如,从节日庆典到日常习惯,从饮食文化到婚嫁习俗,尝试构建一个全面而生动的家乡风俗画卷。注意各个风俗之间的衔接与平衡,让它们共同讲述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 【个人视角的融入】无论是深挖单一风俗还是广展多个风俗,都别忘了将自己的个人经历和感受融入其中。是你与家人一起准备节日食物的记忆,还是参与传统活动时的那份激动与敬畏,这些个人色彩不仅能增添文章的情感温度,也能让风俗的介绍更加真实可感。 4)深入挖掘 确定了要介绍的风俗后,我们要开始深入挖掘它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历史渊源】这个风俗是何时形成的?它的起源是什么?有哪些传说或故事与之相关? 【活动流程】这个风俗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有哪些特殊的仪式或环节? 参与人群:这个风俗是哪些人参与的?他们在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社会意义】这个风俗对你的家乡、你的家庭、你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它体现了哪些价值观或精神? 二、立意指导 在写作《家乡的风俗》这篇习作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写作不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家乡的文化,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家乡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因此,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挖掘和呈现家乡的风俗,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和兴趣。以下是几个立意方向: 1.立意一:传统与现代的交响 思考点: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家乡的风俗是如何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元素?你可以选择一个具体风俗,比如春节的拜年方式、端午的龙舟赛等,探讨它们随时代变迁而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背后所反映的社会进步和文化适应性。 2.立意二:风俗背后的温情故事 思考点:每个风俗背后往往承载着家族或社区的故事与情感。尝试挖掘一个特定风俗对你家庭或邻里的重要性,讲述它如何成为连接几代人的纽带,以及在参与过程中你所感受到的亲情、友情和归属感。 3.立意三:文化传承与个人成长 思考点:参与家乡风俗活动,对你个人的成长有着怎样的影响?可以从学习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或是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尊重等方面来思考。描述你是如何在参与中逐渐理解风俗的深层意义,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的启示和成长。 4.立意四:风俗的地域特色与身份认同 思考点:家乡的风俗如何塑造了我们的地方认同感?探索家乡独有的风俗习惯,比如特殊的节日庆祝方式、饮食文化等,分析这些特色如何让你感到自豪,以及它们在促进地方文化多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