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2773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17521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福建省,考试,解析,原卷版,试题,化学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 高一化学试卷 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空格中。 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最近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标记的C60,发现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病毒(AIDS)。则有关14C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4C原子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 14C原子与14N原子中所含中子数相同 C. 14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D. 14C与12C、13C互为同位素 2.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 Na+的结构示意图: B. 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 C. 二氧化碳分子结构模型: D. NH4Br的电子式: 3. 下列说法正确是 A. 石油的裂解气、煤干馏得到的焦炉气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石油的分馏都是物理变化 C. 由于煤中含有苯,所以从煤干馏的产品中分离得到苯 D. 石油没有固定的熔、沸点,但分馏产物有固定的熔、沸点 4. 下列有关苯与乙烯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苯分子与乙烯分子中都存在典型的碳碳双键 B. 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C. 都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 D. 等质量的苯和乙烯完全燃烧时,乙烯耗氧多 5. 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 ,关于该有机物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B. 能发生加聚反应 C. 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与5mol H2反应 D. 能发生取代反应 6. 下列有关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 玻璃与氢氟酸 B. 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 C. 单质硅与浓硝酸 D. 二氧化硅与生石灰 7. 某同学学习元素周期律后,作出以下推测,其中不正确的是 A. Ra是第七周期IIA族的元素,推测Ra(OH)2碱性比Ba(OH)2强 B. Cl的核电荷数比Al大,推测C1的半径比Al的半径大 C. Sb是第五周期VA族的元素,推测NH3比SbH3稳定 D. Cs原子半径大于Na的原子半径,推测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 8. 硒(Se)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与氧为同主族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Se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B. 稳定性:H2SeCl 9. 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用字母表示)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气态氢化物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结构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W>R C. H2Y比H2R稳定,是因为H2Y分子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 D. X的气态氢化物和W的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的产物只含有共价键 10. 化合物A(结构式如下图)是重要药物中间体和分析试剂,化合物A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Z、W可组成,W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W2的分子空间结构为V形 B.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W>Z>Y>X C. 非金属性强弱顺序:X>W>Y>Z D. X、Y、Z、W四种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11. 某兴趣小组进行碘的提取实验:首先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取得到含碘离子的水溶液,再用硫酸酸化、加过氧化氢氧化得到少量碘水,最后以CCl4为溶剂将碘单质从中提取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灼烧的目的是使海带灰化,除去有机物,以便于碘离子的浸出 B. 灼烧时用到的仪器是烧杯、酒精灯、玻璃棒 C. 海带灰浸取液中的碘离子可用淀粉溶液检验 D. CCl4溶剂还可用苯、酒精代替 12. 根据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 稳定性:HF>H2O>H2S>PH3 B. 碱性强弱:KOH>NaOH>LiOH C. 微粒半径:Na+>F->Mg2+>Al3+ D. 酸性强弱:HClO4>H2SO4>H3PO4>H2SiO3 13. 历史上被称为“世界八大公害”和“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之一的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汽车尾气的危害性。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可产生二次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