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2838

2025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第28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课件+ 练习+ 讲义)

日期:2024-06-22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00次 大小:87514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届,实验室,讲义,练习,课件,收集
    (课件网) 第28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 1.了解常见气体的制备原理、装置及改进。 2.能根据气体的性质及制备原理设计实验流程。 复 习 目 标 1.气体制备实验的基本思路 2.重要气体的发生装置 依据制备气体所需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可将发生装置分为三类: (1)固体+固体 气体 制备气体:____、_____、CH4等。 (2)固体+液体(或液体+液体) 气体 制备气体:Cl2、C2H4等。 O2 NH3 (3)固体+液体(不加热)―→ 气体 制备气体:选择合适的药品和装置能制取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 3.常见气体典型制备装置举例 (1)Cl2的实验室制备 (2)SO2的实验室制备 (3)NH3的实验室制备 4.气体的除杂方法 (1)除杂试剂选择的依据:主体气体和杂质气体性质上的差异,如溶解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 除杂原则:①不损失主体气体;②不引入新的杂质气体;③在密闭装置内进行; ④先除易除的杂质气体。 (2)气体干燥净化装置 类型 液态干燥剂 固态干燥剂 固体,加热 装置图 Ⅰ Ⅱ Ⅲ Ⅳ 常见试剂 浓H2SO4(酸性、强氧化性) 无水氯化钙(中性)、碱石灰(碱性) Cu、CuO、Mg等 当CO2中混有O2杂质时,应选用上述Ⅰ~Ⅳ中的装置Ⅳ除O2,除杂试剂是_____。 Cu粉 5.气体的收集方法 收集方法 收集气体的类型 收集装置 可收集的气体(举例) 排水法 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O2、H2、NO、CO等 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Cl2、SO2、NO2、CO2 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H2、NH3 6.集气装置的创新———排液集气装置 (1)装置(Ⅰ)从a管进气b管出水可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如H2、O2等。若将广口瓶中的液体更换,还可以收集以下气体。 ①饱和食盐水———收集Cl2。 ②饱和NaHCO3溶液———收集CO2。 ③饱和NaHS溶液———收集H2S。 ④四氯化碳———收集HCl或NH3。 (2)装置(Ⅱ)储气式集气。气体从橡胶管进入,可将液体由A瓶排入B瓶,在A瓶中收集到气体。 7.尾气处理的原因、方法及装置 (1)原因:有些气体有毒或有可燃性,任其逸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或者引发火灾、爆炸等灾害。 (2)处理方法:一般根据气体的相关性质,使其转化为非气态物质或无毒物质,如酸性有毒气体用碱溶液吸收,可燃性气体用点燃等措施。 (3)尾气处理装置(见图a、b、c) ①实验室制取Cl2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b装置。 ②制取CO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a、c装置。 ③制取H2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a、c装置。 8.防倒吸装置 肚容式 分液式 一、一种装置多种用途 1.(2021·全国乙卷,8)在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气体,合理的是 选项 化学试剂 制备气体 A Ca(OH)2+NH4Cl NH3 B MnO2+HCl(浓) Cl2 C MnO2+KClO3 O2 D NaCl+H2SO4(浓) HCl √ 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备氯气为固液加热反应,不能选用 固固加热装置,故B错误; 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共热制备氧气为固固加热的反应,氧气的 密度大于空气,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 氯化钠与浓硫酸共热制备HCl为固液加热反应,不能选用固固加热装置,故D错误。 2.(2022·北京,1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b中现象不能证明a中产物生成的是 a中反应 b中检测试剂及现象 A 浓HNO3分解生成NO2 淀粉-KI溶液变蓝 B Cu与浓H2SO4生成SO2 品红溶液褪色 C 浓NaOH与NH4Cl溶液生成NH3 酚酞溶液变红 D CH3CHBrCH3与NaOH乙醇溶液生成丙烯 溴水褪色 √ 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也能与碘化钾反应生成 碘,则淀粉-KI溶液变蓝色不能说明浓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 氮,故A符合题意; 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使品红 溶液褪色,故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