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54013

三《雷雨》课件(共56张PPT)

日期:2025-05-04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110527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雷雨,课件,5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曹禺 雷 雨 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先生在清华读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让我们走进《雷雨》这个故事,一起探究这个悲剧背后的深层原因。 目 录 CONTENTS 文学常识 初读感知 重点探究 课堂总结 第一章 文学常识 曹 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 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小名添甲,汉族,祖籍湖北潜江,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其父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后赋闲在家,抑郁不得志。曹禺幼年丧母,在压抑的氛围中长大,个性苦闷而内向。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 曹禺笔名的来源是本姓“万”(萬)。他将万字上下拆为“草禺”,又因“草”不像个姓,故取谐音字“曹”,两者组合而得曹禺。 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曹禺自小随继母辗转各个戏院听曲观戏,从小心中便播下了戏剧的种子。 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1996年12月13日,因长期疾病在北京医院辞世,享年86岁。 曹 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 曹禺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齐名。 他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戏剧教育家,历任中国文联常委委员、执行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分会第一届理事会主席、北京市戏剧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名誉主席等职务 。 他所创造的每一个角色,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1934年曹禺的话剧处女作《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曹禺先生也因此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 写作背景 1930年9月,曹禺从天津南开大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插入二年级就读。他从小就喜爱戏剧,曾积极参加剧社演出京剧《打渔杀家》和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话剧。对戏剧的酷爱使他产生要写一部大戏的强烈愿望,他开始根据自己多年的亲身经历和见闻,构思话剧《雷雨》。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清华大学的学生们组织起抗日宣传队,曹禺担任了宣传队长。他和宣传队的同学们坐火车到保定去宣传。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位姓赵的魁梧大汉,是长辛店铁厂的工人。曹禺从心里钦佩这位工人的爱国之心,他想起自己正在构思的话剧《雷雨》,便有了《雷雨》中鲁大海的人物形象。几经揣摩构思,又用了6个月全神贯注地写作,曹禺终于完成了《雷雨》的最初创作。 1934年7月,《雷雨》首次发表于《文学季刊》1卷第3期。作者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戏剧知识 (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通过舞台演出而诉诸观众感官的艺术形式。其中心是演员的表演。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 从表现形式看,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 从作品的容量看,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从时代来看,可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从情节主题来看,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戏剧知识 (3)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戏剧冲突、戏剧语言、人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