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4441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同步练习 (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5376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历史,第七,纲要,中外,必修,高中
  • cover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1941年8月,英美领导人在大西洋的军舰上举行会谈,美国助理国务卿韦尔斯企图让英国废除“帝国特惠制”,英国首相丘吉尔当即拒绝。美国总统罗斯福最后作出了让步,保存了英国的“帝国特惠制”。罗斯福此举 A.利于推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 B.是对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妥协 C.换取了英国对美国称霸世界的认可 D.体现了美国孤立主义外交原则 2.(本题3分)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关于农业的措施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 C.建立集体农庄 D.建立家庭农场 3.(本题3分)1928年,美、法、英、德等国签署了《非战公约》。这一公约 A.首次改善了法德两国紧张关系 B.彻底消除了国家的战争权 C.倡导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D.制定了制裁违约国的措施 4.(本题3分)1922年11月,列宁在接受英国记者采访时提到当时苏俄农民正“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修复自己的农具、房舍、各种设施”。这反映了当时的苏俄( ) A.生产关系调整符合农民的愿望 B.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C.农业集体化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D.人民在战争时甘于奉献 5.(本题3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1/4,法国失去了1/3,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A.解除了欧洲对殖民地的控制 B.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 C.造成了欧洲的政治危机 D.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6.(本题3分)20世纪20年代初,在苏俄(联)经商的美国人哈默说:我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见过用这样陈旧的办法来采矿的。工人们用笨拙的手钻开凿矿石,通常需要三天才能钻出一个可以安放炸药的洞来。哈默所述情形可以用来( ) A.充分体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 B.说明苏联体制束缚了苏联技术进步 C.直接反应苏联工人劳动技能的低下 D.印证当局推行苏联模式具有合理性 7.(本题3分)下图为二战后期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示意图。图中加粗曲线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箭头所示为进攻方向。这次军事行动 A.攻克柏林 B.代号“霸王行动” C.围歼西线德军主力 D.扭转苏德战场局势 8.(本题3分)“1929年10月1日,苏联政府批准70多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其中美国占55个,为苏联接受援助项目的78%。1930年苏联成为世界各国购买美国机器设备的第二大买主。美国国内约有30万工人在为完成苏联的订货而工作。”对上述现象理解最正确的是 A.源于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B.经济大危机促使美国调整对苏政策 C.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思路的延续 D.斯大林模式有效避免了经济大危机 9.(本题3分)1933年起,苏联开始向集体农庄下达大量的指令性指标,包括各种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农产品收购量、畜产品率和生产方法等。这些指标一旦形成,农庄的全部经济活动就必须以此为核心开展工作,不得有差错。这一现象可用来佐证当时苏联 A.集体化经营推动了农业发展 B.片面追求所有制变革的速度 C.对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 D.农业集体化配合了工业建设 10.(本题3分)阅读历史地图需要运用图例。如图图例能够反映德国疆界的一次变化。这一疆界变化直接基于( ) A.巴黎和会的召开 B.《国际联盟盟约》内容 C.华盛顿会议的举行 D.《凡尔赛条约》的规定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基本矛盾 形成与表现 实质 地位或影响 英德矛盾(主要矛盾)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 发生重大变化; (2)后起而强大的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在世界的 地位 争夺 和 霸权 帝国主义之间最主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