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4989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23张PPT)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64487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九一八事变,PPT,23张,课件,西安事变,编版
  • cover
(课件网)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每年9月18日,沈阳都要鸣响警报,提醒市民勿忘国耻。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沈阳 残历碑 课前导入 事变 名称 时间 地点 简单经过 意义 结果 九一八事变 1931年 9月 18日 沈 阳 日军制造 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一、九一八事变 知识讲解 材料一 日本在明治维新改革后,很快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为了更快的对外扩张和掠夺,制定了一项“大陆政策”,内容是: 吞并台湾-吞并朝鲜-吞并中国东北和蒙古-吞并中国-称霸亚洲-称霸世界。 材料二 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日本,日本政府急于通过发动侵略战争,以摆脱本国的危机。 材料三 国共两党正在内战,国民党竭力围剿南方工农红军,无遐北顾。 既定国策 摆脱危机 有机可乘 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 探究:东北为什么迅速沦亡?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蒋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 东三省沦陷 1932年,日本扶植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在日寇的铁蹄下,东北三千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 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末代皇帝溥仪 日 军 在 东 北 犯 下 滔 天 罪 行 活埋中国人的万人坑 刺杀幼童之后,集薪待焚 731部队拿活人做试验 日军对我平民大屠杀 日军残杀东北义勇军 日军虐杀中国平民 什么态度? 全国人民 中国共产党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 是怎么做的呢? 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 组织抗日义勇军, 抵抗日本的侵略。 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人民的 局部抗战开始了 华北危急!!!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中日民族矛盾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抗日救亡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一二.九运动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运动 名称 时间 地点 口号 意义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5年12月9日 北平 “打倒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瓦窑堡会议 瓦窑堡会议是指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大规模的抗日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为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而召开的。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 张学良 国民政府东北军将领 杨虎城 国民党十七路军将领 三、西安事变 事变 名称 时间 地点 简单经过 结果 西安 事变 1936年 12月12日 又称 双十二事变 西安 张学良 杨虎城 扣押蒋介石 实行“兵谏” 要求 联合抗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内战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 何应钦 日本 英美 宋美龄 杀蒋 放蒋 国外: 国内: 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何应钦 日本 英美 宋美龄 何应钦 日本 英美 放蒋? 杀蒋? 你认为呢? 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主张怎样解决西安事变?有什么意义? 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联蒋抗日。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意义: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