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5152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二单元总结(课件+学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1次 大小:4301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社会,单元,第二,课件,总结,进步
    (课件网)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二单元总结 必备知识整合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内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要求 (1)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 3.意义 (1)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 (2)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 (3)确立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1.原因 (1)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 (2)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具体内容 (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三、推动高质量发展 1.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2.构建新发展格局。 (1)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措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四、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原因: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按劳分配 (1)形式:公有制企业中,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农村集体经济中,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所得。 (2)原因 必要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重要性: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生产要素分配 (1)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 (2)意义: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4.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从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5.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1)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2)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