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5154

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总结课件+学案(共2份打包)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4次 大小:4454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打包,经济,必修,统编,思想政治
    (课件网) 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第一单元总结 核心提炼运用 核心主题 能力要求 命题热点 1.资源配 置。 1.了解资源配置有哪些手段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2.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市场调节、市场调节发挥作用 要通过哪些机制以及市场调节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3.通过坐标曲线图具体掌握影响供给或需求的因 素,以及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的关系。 4.理解和掌握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5.理解市场体系的含义、重要性以及怎样建设现代 市场体系。 1.市场调节。 2.宏观调控。 3.国家经济政策。 4.深化国有企业改 革,优化基本经济制 度。 核心主题 能力要求 命题热点 2.市场体 系 6.理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及消极作用。 7.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明确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的根本原因所在。 8.理解和掌握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并能准确判断 我国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具体情形、具体事例。 9.理解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主要手段,并能 准确判断不同经济形势下政府所采取的相应宏观调 控措施。 10.理解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明确如何构 建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 5.大力支持非公有制 经济健康发展。 6.立足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加快企业转型 升级。 7.加强宏观调控,促 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续表 必备知识整合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1.生产资料所有制 (1)地位: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2)作用: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2.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1)内容: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公有制经济 (1)地位:主体地位。 (2)范围: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原因 ①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公有制经济是在国家长期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公有制经济。(作出贡献) ②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生产) ③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生产决定分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不同的分配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采取按劳分配制度,体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能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5.国有经济 (1)主导作用的体现 ①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②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2)最主要的实现形式: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 (1)范围: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