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5563

2024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卷(湖北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8607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湖北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卷(湖北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84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坎垅遗址进行了部分挖掘,墓中随葬器物的数量、种类、质地有所不同,随葬品大部分是实用陶器,陶器轮制,器体高大厚重,主要器形有簋、碗、盆、豆、瓮、釜、罐等。据此可推知,该遗址(  ) A.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B.所在地具有较理想的农耕环境 C.陶器的制作工艺水平日臻成熟 D.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2.据《后汉书·南蛮传》记载,秦昭王对巴蜀地区的板楯蛮夷实行过“顷田不租,十妻不算”的优待政策。汉朝历代皇帝和郡县长官也大多强调重农,特别是在农耕不发达的边疆地区。这些措施(  ) A.实现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治理 B.促进了边疆地区与内地的友好交流交融 C.表明秦汉时期重视边疆地区的治理 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疆域的开拓 3.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国有制形式大行其道,比如曹魏的大规模屯田,但这是战时体制的产物。在社会相对安定后,西晋占田制的推行逐渐回归到土地私有。北魏推行的均田制,也不得不加入一些土地私有的内容。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土地私有(  ) A.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蔓延 B.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更符合当时的社会需求 D.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4.皇帝的诏书,在唐代归宰相中书省拟定。皇帝亲览后在纸尾批几句,加盖御印,经宰相出旨。到宋初,宰相对于某事提出几项意见,拟成几条办法,送由皇帝决定,然后宰相再照皇帝意见正式拟旨,谓之“面取进止”。这反映了唐至宋(  ) A.中枢权力机构的不断变动 B.君权侵揽强化专制 C.宰相的意见愈发受到重视 D.中央决策愈发民主 5.表1为明初徽州部分土地买卖契约文书。由表可知,明初(  ) 表1 明初徽州部分土地买卖契约文书 契约 内容 歙县汪镒卖山骨并苗契 四至内该身叁分之一,自情愿凭中将前项山骨并苗尽行立契出卖与本都李宗明名下为业,面议价银陆两贰钱五分正 休宁县张孟威卖地契 面议作时值价银贰两正,其银当日收足,其地今从出卖之后一听买人自行叫工看管 休宁县李彦清卖田契 今来无物支用,自情愿将前项四至内田骨并租苗柿木尽行立契出卖与李希泰名下,三面议作时值价白银拾肆两正 A.土地兼并日趋严重 B.政府主导促进白银货币化 C.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D.市场调节推动白银货币化 6.19世纪60年代,针对英方要求扩大洋轮航行特权,李鸿章认为外国轮船可能逃避厘金,蒸汽轮船易对沿途的木船运输造成威胁,这对动荡后的江南重建不利,并于1864—1865年关闭了杭州、苏州和上海之间的外国轮船运输贸易。由此可知,当时(  ) A.传统财贸体系面临挑战 B.闭关锁国观念根深蒂固 C.外资入侵得到有效遏制 D.地方督抚离心倾向明显 7.1917年,以先秦到清代的中国学术思想发展脉络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文录》成为北大预科国文课程中的重要部分。1919年后,课程更名为“国故论著集要”,钱玄同在《学术文录上编叙目》中梳理并重估了古代学术思想,以科学、辩证的角度重申国学之“自由”“平等”“民生”思想的要义。这些做法旨在(  ) A.促进近代民族意识的产生 B.走上社会主义的救国道路 C.回归传统家国情怀的教育 D.从传统文化找寻济世良策 8.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建立“廉洁政府”。抗战期间,各根据地积极开展廉政建设,如太行山根据地开展整风运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淮北根据地通过传唱歌谣、编排戏剧的方式向群众进行宣传。这些做法(  ) A.利于塑造党在局部地区的执政形象 B.形成了完善的廉政制度体系 C.摆脱了国民党对根据地的政治影响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