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6651

2024年宁夏吴忠市盐池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728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宁夏,吴忠市,盐池县,中考,一模
    盐池县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 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2.考生答卷前,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等考生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一、积累运用(35分) 1. 默写。 读古诗文,不单要读语言,更要读意蕴。读《蒹葭》中的①“_____,_____”,我们读到了冷雾凝霜的白露节气,感受到了荻花萧瑟景凄清的气氛;读陶渊明《饮酒》中的②“_____,_____”,我们读到了一种淡泊心境与优美环境水乳交融的脱俗气质;读李商隐《无题》中③“_____,_____”,我们读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读李白《渡荆门送别》中④“_____,_____”,我们读到了雄浑开阔的意境,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朝气蓬勃的活力;读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⑤“_____,_____”,我们读到了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 ①. 蒹葭苍苍 ②. 白露为霜 ③. 采菊东篱下 ④. 悠然见南山 ⑤. 春蚕到死丝方尽 ⑥.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⑦. 山随平野尽 ⑧. 江入大荒流 ⑨. 浊酒一杯家万里 ⑩. 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蒹葭、篱、悠、蜡炬、随、荒、浊酒、燕然未勒。 2. 根据阅读提示,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 阅读提示:《儒林外史》的作者是_____,这部讽刺小说以犀利的笔触无情地鞭挞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本质和其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戕害,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系列深受科举毒害的人物形象,既有迂腐的读书人、虚伪的假名士,也有作者理想中的正面人物。如得意或者失意的科场举子、清廉或者贪腐的官场老手,逃婚的才女、纳妾的盐商,冒牌侠客、水货隐士,找不到心上人的世家子弟、寻不着老父亲的孝顺儿郎,骗吃骗喝的书生、坑蒙拐骗的江湖游士等。 (1)任务一:请将阅读提示中的空缺补充完整。 (2)任务二:这部作品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王冕是作者心中理想人物的代表。请结合小说的相关情节,说说王冕的高尚品行体现在哪些地方。 (3)任务三:讽刺是一种在真实的基础上,用比喻、夸张等方式揭露腐朽落后现象,批判愚昧蠢笨行为,使人发笑而予以否定的创作方法。请结合周进这一人物,分析作品的讽刺意义。 【答案】(1)吴敬梓 (2)知县登门求画,王冕避而不见,为了远离官场,他宁可背井离乡,风餐露宿,问卜卖画。后来朱元璋要征聘王冕出来做官,王冕听说后连夜逃往会稽山中隐居。王冕洁身自好,不慕荣利,即便过着清苦的生活,也要追求逍遥自在的独立人格,自得其乐,值得后人称赞。 (3)周进热衷科举,虽屡遭失败,饱受欺凌,但仍在科举之路上苦苦挣扎。尤其是他在贵院里触景生情,头撞号板的情景,真的是丑态百出,毫无廉耻,作者正是借这一人物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以及这一制度的腐朽本质。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名著内容。 王冕是辞却功名富贵而成中流砥柱者。他蔑视权贵,以卖画为生,为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