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7081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3.11《我是一张纸》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532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道德,法治,二年级,下册,3.11
  • cover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1我是一张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是一张纸》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11课的内容。本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纸张的来源、制作过程以及纸张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珍惜资源,合理利用纸张,践行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究欲望的阶段,他们对纸张这一日常用品并不陌生,但往往缺乏对其来源和制作过程的深入了解。同时,学生的环保意识尚未完全形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纸张的来之不易,以及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目标 1.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纸张资源的宝贵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纸张的制作过程和应用。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节约用纸,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纸张的来源和制作过程,知道纸张的珍贵性。 (2)认识纸张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纸的习惯,形成珍爱资源、保护环境的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让学生了解纸张的来源和制作过程,认识到纸张的珍贵性。 引导学生认识节约用纸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纸的习惯。 2. 难点: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际行动能力,让他们在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括纸张来源和制作过程的图片、视频等。 2. 实物展示:不同类型的纸张、废纸回收箱等。 3. 实践活动材料:废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学生们可能会回答:“一张纸。”教师接着问:“那你们平时在生活中有没有用过这张纸呢?它有什么用途呢?”学生们可能会回答:“写作业、画画、做手工、包书皮……”教师再引导学生们思考:“那么,你们知道这张纸是怎么来的吗?它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学生们可能会感到好奇和疑惑,这时教师就可以揭示课题《我是一张纸》,并告诉学生们,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揭开纸张的神秘面纱。 2. 揭示课题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们思考纸张的用途和制作过程,激发了学生们对这一课题的兴趣和好奇心。接着,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们:“看来,纸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么,你们知道这张纸是怎么来的吗?它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一起来了解纸张的制作过程吧!”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们对纸张的制作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新课探究 1. 纸张的来源 (1)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树木被砍伐、木材被运输到造纸厂的图片,向学生介绍纸张的主要来源———树木。同时,也可以播放一些关于森林被破坏、环境恶化的视频,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树木砍伐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2)提出问题:“为什么树木能变成纸呢?你们知道纸张的制作过程吗?”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让他们了解纸张的制作过程是需要经过多个步骤的,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2. 纸张的制作过程 (1)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纸张的制作过程,包括备料、蒸煮、漂白、打浆、造纸、烘干、压光、裁切等步骤,并配以详细的讲解。通过观看视频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