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01现代文阅读I之文本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原卷版) 一、考情一览 年份卷别 提问方式 设题角度 2023年新高考 I卷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 概括内容要点 2023年新高考 II卷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5.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筛选并辨析信息和概括内容要点 2022年新高考 I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筛选并辨析信息 2022年新高考 Ⅱ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4.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4分) 5.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6分) 概括内容要点 2021年新高考 Ⅰ卷 1. 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筛选并辨析信息 2021年新高考 Ⅱ卷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下定义 二、命题趋势 概括是阅读的基础。概括内容要点是新高考卷最重要的考点,未来还是会频繁出现的。概括内容要点命题较灵活,可以采用选择题形式,也可以采用简答题形式。概括的区间不只限于某一则材料,因此,要特别注意材料间的关联。新高考卷的信息类文本由全国卷的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整合整合而来,主要呈现以下命题特征:一是形式上多文本与单文本的交替出现,增加了“文字材料+图表材料”的组合;二是选材上重视学术论文和著作;三是内容上兼顾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四是突出真实情境的设置,重视文本信息的迁移运用。 设问形式 (一)选择题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2.在下列表述中,选择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 3.对文中······的相关理解,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二)简答题 1.结合材料概括或简述······的原因、结果等 2.根据材料文本,说明文中两种观点、经验、事件等的异同点。 3.结合材料,给文中某个重要名词下定义。 设问解读 这一类题的选择题,题干和选项既有可能辐射全篇材料,也有可能针对某一段的细节设题,前者难度稍大,是新高考的主要考查方式。这一类题的简答题,可分为分析概括类和下定义类两种题干一般指向的都是理解文本以及信息整合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在整体把握原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点,提取、整合相关信息。 (2022·新高考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任务。 材料一: 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传教士以降的西方译者为中国典籍的异域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以往的西方译者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时,大多采取迎合译语读者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曲解、误译中国文化之处比比皆是。此外,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触及中华文化的内核。然而,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我们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从典籍翻译大家身上汲取翻译的智慧,获取前行的指导和力量。在这方面,对杨宪益、戴乃迭(英国籍)合译的与英国人霍克思翻译的《红楼梦》译本的比较,是一个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