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8764

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中考模拟考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125900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北区,中考
    2023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学业模拟检测参考答案 选择题部分 1.D(3分)2.C(3分)3.D(3) 17.(2)B(2分)17.(3)A(D)(2分) 非选择题部分(包括书写3分) 4.(1)“星期五”不能忍受平淡的生活,后来喝酒撒泼,最后偷了邻居的钱逃走了。随着“星期五”的离开,鲁滨孙变得忧郁,愈发想念他的荒岛。 (2)平淡无奇(无所事事、沮丧失落,周围都是商人和退休老人)(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5.短句的使用,体现了鲁滨孙提到荒岛时的兴奋以及寻找荒岛的急切心情。两个叹号的使用,体现了鲁滨孙对荒岛具体位置的确信。“这里,这里”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荒岛的位置,体现了荒岛对鲁滨孙的意义,也体现了鲁滨孙对荒岛的执着和向往。同时该语句也为文章设置了悬念,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3分。一个角度2分,两个角度3分) 5.因为这个小岛上有他建设荒岛的非凡时光,岛上有他的青春,有他奇妙的历险,美好的回忆,是他的精神家园。回到家乡后的他,不适应现在平淡无奇的生活,所以他执着地想回去。(3分。意思对即可。回答“因为小岛是幸福自由的乐土,岛上有他的青春,有他奇妙的历险,美好的回忆”得2分,回答“因为星期五在小岛上,星期五是他在荒岛上教下来野人,也是他荒岛经历唯一的亲历者,更是和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得1分) 6.本文结尾的哄笑,如同文章开头的哄笑,是众人对鲁滨孙荒岛上的神奇经历的质疑,更是众人对他“找到了荒岛却没有认出来”而导致寻岛失败的嘲笑,是对他“无比忧伤、无比恼惶”的狼狈模样的嘲笑。“笑声夏然而止”,也许是因为看到鲁滨孙极度忧伤的表情而心生同情与怜悯,也许是众人意识到像鲁滨孙一样变“老”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生命状态,有了对岁月变迁、物是人非的顿悟,也许是众人为自己安于现状(不敢像鲁滨孙一样追寻梦想)而自惭形秽。(5分。哄笑的原因3分,夏然而止的原因2分。言之有理即可) 7.【示例一】沈从文的《湘行散记》。作者深情描绘了那里的山水凤光、民俗凤情。沈从文笔下的世界,人与自然是那么紧密相连,彼此滋养,彼此成就。人们依山傍水而居,顺应自然节奏,享受四季更迭带来的生活乐趣。这种深深植根于自然的人文景观,正是人与自然共同谱写的诗意篇章,它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不仅体现在对环境的保护,更在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融入自然,与之共生,从中汲取精神滋养,丰富人生体验。【示例二】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鹦鹉螺号”潜艇本身可以视为人类科技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一个象征。它是一艘先进的潜水器,能够在不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游弋于海洋深处。潜艇的动力系统展示了科技如何助力人类更深入地理解并合理利用自然,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征服或破坏。尼摩船长对滥捕滥杀海洋生物的行为深恶痛绝,这一立场与现代环保理念助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 【示例三】法布尔的《昆虫记》。法布尔以平等的视角去理解、欣货昆虫,他笔下的昆虫不再是微不足道的生物,而是大自然赋子生命的独特诗篇。这启示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高高在上的俯瞰,而应是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当我们用心去感知、去欣赏每一个微小的生命,便会发现自然界的每一角落都蕴含着令人惊叹的诗意之美。 (6分。能紧扣演讲主题进行举例3分;能揭示作品给读者的启示,态度明确,观点鲜明2分;能注意语言的锤炼,有一定感染力1分) 7.③举:被推荐⑤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间⑧益:增加、增补(3分,每个1分) 8.是春会试/先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不再与试(3分。每处1分、多一处倒扣1分) 11.全祖望做学问,学识精深博大没有边际,对于各种书籍无不贯通串联(融会贯通)。(3分。其中“为学”“涯涂”“贯串”各0.5分,语意正确、表达流畅1.5分) 12.(1)为权贵所恶,散馆,置之最下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