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8921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5次 大小:6514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过渡,学案
  • cover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学案 【预习新知】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召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开国大典 (1)举行: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2)意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②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土地改革 背景 新中国刚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需要肃清;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人民政权急需巩固 时间 1950年夏开始 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结果 衣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全国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意义 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2.“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1)背景:新中国财政困难,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 (2)开展: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3)结果: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 3.抗美援朝战争 (1)背景: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扩大侵略战争。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朝鲜政府请求援助。 (2)开始:1950年10月,应朝鲜政府请求,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结果: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志愿军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土地改革 背景 新中国刚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需要肃清;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人民政权急需巩固 时间 1950年夏开始 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结果 衣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全国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意义 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2.“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1)背景:新中国财政困难,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 (2)开展: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3)结果: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 3.抗美援朝战争 (1)背景: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扩大侵略战争。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朝鲜政府请求援助。 (2)开始:1950年10月,应朝鲜政府请求,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结果:1953年7月,美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