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9152

2024届陕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2380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届,考试,解析,原卷版,历史,高中
    2024年高考全真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1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周代礼制对食肉有严格的限制,规定:天子食用牛;诸侯平时食用羊,每月初一才能食用牛;大夫平时食用猪、狗,朔月才能食用羊。战国时期,鸡、猪、狗、羊、鱼类成为各阶层主要的肉食来源。据此可推知,战国时期( ) A. 耕作方式发生变革 B. 社会等级结构瓦解 C. 贵族阶层已经消失 D. 商品经济趋于繁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前期到战国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力牛耕逐渐得到应用,牛成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畜力,所以战国时期,各阶层的主要肉食来源中没有了牛,由此可以推知战国时期的耕作方式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战国时,社会等级结构并没有瓦解,排除B项;战国时期,贵族阶层也没有消失,排除C项;肉食来源的变化并不能体现商品经济趋于繁荣,排除D项。故选A项。 2. 如表为唐代史学家杜佑所著《通典》中收集的前人的论述(部分),表中的论述( ) 论述 著作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人富而仁义附焉”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序》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民哉” 晁错《论贵粟疏》 “(食货)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班固《汉书·食货志上》 A. 反映了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的关系 B. 认为社会教化与发展经济应该并重 C. 强调政府应放松对商业活动的管控 D. 阐释了经济基础对社会治理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类、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杜佑引用的论述都阐释了经济基础对社会治理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了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基础是社会教化的前提,没有涉及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的关系,排除A项;“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表现经济是社会教化的基础,“社会教化与发展经济应该并重”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旨为经济基础与社会治理,而“政府应放松对商业活动的管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 宋代文人士大夫在政治改革失败后,他们的济世热情逐渐消减,情怀归于平静含蓄,同时坚持人的行为处事应符合当时政治伦理秩序。正如诗人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他把对“平淡”诗歌境界的追求阐述得十分清楚。据此可知,宋代艺术创作( ) A. 注重理性原则和教化功能 B. 彰显文人大夫的价值趋向 C. 蕴含世俗文化的创作风格 D. 凸显理学的主流意识形态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宋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宋代文人士大夫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表现出“平静含蓄”,以及“符合当时政治伦理秩序”并把“平淡”诗歌境界的追求阐述得十分清楚,说明宋代艺术创作注重理性原则和教化功能,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文人士大夫政治改革失败后,不是一般的文人大夫的价值趋向,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符合世俗文化的特点,排除C项;南宋时期,理学逐渐成为官方正统哲学。理学的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