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9229

安徽省蚌埠市皖北私立联考(禹泽、汉兴)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62080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安徽省,解析,原卷版,试题,地理,期中
    怀远禹泽、固镇汉兴期中联考 学校:____;姓名:____;班级:____;考号:____ 一、选择题 城市化的进程大幅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学者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图。下图是镇江海绵城市建设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 B. 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 C. 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现负相关 D. 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 2. 镇江海绵城市建设起到的作用有( ) A. 地表径流增加 B. 下渗增加 C. 水汽输送量减少 D. 调节雨洪和利用雨水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江苏省常住人口为84748016人,与2010年我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数相比,十年间共增加6087075人,增长7.74%,年平均增长率为0.75%。如图为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甲地区人口密度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矿产资源贫乏 B. 滩涂广布 C. 赤潮多发 D. 地震多发 4. 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分布状况一直比较稳定,其主导因素是( ) A. 自然环境 B. 河湖分布 C. 经济格局 D. 国家政策 5. 缓解江苏省人口分布不均的合理措施是( ) A. 鼓励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素质 B. 实施移民搬迁,分散大城市职能 C. 完善交通网络,便于人口流动 D.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气候、风俗、信仰各异,民居样式千差万别。《中国民居》邮票是了解我国民风民俗的重要窗口。下图示意四幅《中国民居》邮票票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能正确反映以上民居所在地的诗句是( ) A. 甲———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 乙———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 C. 丙———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D. 丁———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7. 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四地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气候温和湿润 B. 乙———夏季炎热干燥 C. 丙———终年高温多雨 D. 丁———气候较湿热 下左图为某科考队土壤考察线路及相关信息,右图为沿线表土组成物质的空间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采样点 甲 乙 丙 丁 年降水量(mm) 77 218 477 624 年均温(℃) 2 1.4 -1.7 2.9 8. 采样点甲到丁观测到的植被景观变化顺序是( ) A. 冰川-草甸-雨林 B. 荒漠-草原-草甸 C. 荒漠-草甸-雨林 D. 冰川-草原-草甸 9. 自东向西表土特征变化分析合理的是( ) A. 植被覆盖率下降,粉砂含量减少 B. 风力沉积增强,砾石含量增加 C. 冰川侵蚀作用强,砾石含量增加 D. 流水侵蚀增强,粉砂含量减少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在二十四节气中,最临近近日点的是( ) A. 小寒 B. 大雪 C. 小暑 D. 大暑 11. 从含义上,可以对二十四节气进行归类,其中惊蛰反映的是( ) A 季节变化 B. 水热状况 C. 物候现象 D. 作物长势 12. 在我国很多地区,人们进行郊外踏青或祭扫坟墓多选在( ) A. 立春 B. 清明 C. 立夏 D. 白露 13. 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事活动安排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其最适宜的地区分布在( ) A. 珠江流域 B. 东北平原地区 C. 长江中下游地区 D. 黄河中下游地区 下图为我国某地大气辐射强度冬夏两季日平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示辐射强度达到最大值时,当地( ) A. 地温高 B. 光照强 C. 气温高 D. 湿度大 15. 该地最可能是( ) A. 杭州 B. 拉萨 C. 长春 D. 郑州 16. 该地冬、夏季大气辐射强度具有明显季节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太阳高度 B. 大气透明度 C. 天气状况 D. 植被覆盖率 二、综合题 17.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