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9753

广东省东莞外国语学校、寮步镇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91655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外国语,学校,广东省,语文,答案,图片
  • cover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二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 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 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 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 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 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篇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 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9分) 1.中国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小语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古诗文进行了整理,请帮助她完善该 清单。(共10分。答对-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借用诗文名句 成语或词组 (1) 辗转反侧,《诗经·关雎》 银转反侧 (2) 《诗经·兼葭》 秋水伊人 (3)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渊羡鱼 (4)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天涯比邻 (5) 《诗经·子衿》 一日三秋 诗句 感悟 怡然不动,(6) 似与游者 游鱼一静一动,往来自由,让 相乐。《小石潭记》 岸上游人获得些许心灵慰藉。 劳役者对贵族统治者的质问和 (7) 胡为乎泥中?《诗经 邶风》 指贵 2.请写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兼葭夔夔,白瑶未蹄”“兼葭采采白露未已”往 《兼葭》一诗中的作用。(2分) 初二语文第1页共8页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3-5题。(7分) 《社戏》中,随母亲归省的“我”,终于可以看社戏了,先前的hàngwǎng(①)之情 烟消云散。戏并不精彩,但悠扬的笛声并没有随“我”的离开jⅱ6rán6r九I(②),依 然索绕在cǎ。hǎg y Tng fēⅰ(③)的江南,嗽绕在生命的深层,连同那淳朴的民俗。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①chang wǎng()②jiárán6rhT()③ǎohǎng y ing fa i( 龙最初只是一个图腾。但随着神话传说的深入人心使人们内心生发了对龙的崇拜 龙遂波示成神圣的象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龙的造型在不断变化。汉代瓦当上的行龙、隋代赵州桥石栏板上 的双龙、唐代铜镜背面的云龙、元代高足杯上的云龙、明代金冠上的升龙、清代皇帝玉 玺上的蟠龙、当代的各式祥龙…不同时代龙的造型显示出不同的④:汉代雄使 威严,隋唐雄壮圆润,元代协调美观,明清繁复华丽,而当代的祥龙总是仰头挺胸、眦 目振鳞、神采奕奕,尽显轩昂之态。 龙的形象深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具有⑤、不同凡响的文化象征,文人们也 以龙创出许多成语,且大多有积极含义,如龙凤里祥、⑥等。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④风采 ⑤鹤立鸡群 ⑥龙飞凤舞 B.④风韵⑤出类拔萃·⑤攀龙附凤 C.④风采⑤出类拔萃⑥龙飞凤舞 D.④风韵⑤鹤立鸡群⑥攀龙附凤 5.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但随着神话传说的深入人心,使人们内心生发了对龙的祟拜,龙遂演变成神圣的象征。 B.但随着神话传说的深入人心,人们内心生发了对龙的崇拜,龙遂演示球神圣的象征。 C.但神话传说的深入人心,使人们内心生发了对龙的崇拜,龙遂演示成神圣的象征。 D.但随着神话传说的深入人心,人们内心生发了对龙的崇拜,龙遂演变成神圣的象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4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致信中指出,“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 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气围”。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做好书 香校园建设工作,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东莞中学初二语文备课组将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