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0842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315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东省,学期,解析,试题,语文,期中
  • cover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初一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 说明:请将答案书写到答题纸中,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根据拼音写字,给加点字注音。 xián 熟 甜nì 急jù 呜咽 惆 怅 汗涔涔 2.默写。 (1)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 (2) ,冷露无声湿桂花。《十五夜望月》 (3)终日不成章, 。《迢迢牵牛星》 (4) ,人约黄昏后。《生查子 元夕》 (5) ,今朝方始觉成人。《人日立春》 (6) ,心不在焉,虽学无成。《经学理窟》 (7)待到重阳日, 。《过故人庄》 (8) ,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9) ?曰:非然也。《学弈》 (10) ,非徒中国小说史。 3.下列各选项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家科技馆独出心裁地设计了与奥运冠军赛跑的模拟互动平台,吸引了大量游客。 B.张明和宋祺发生争吵,影响了同学们的自习,班长对他俩的批评可谓两面三刀,不偏不倚。 C.经过我们一下午的打扫,桌椅干净了,房间整齐了,连玻璃也是万象更新! D.这两人一见如故,交谈甚欢,客厅里不时传来他俩哄堂大笑的声音。 4.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 ) A.《匆匆》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那个星期天》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故事,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细腻生动地表现了“我”由满怀期望到焦急等待,最后失望透顶的心理变化过程。 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全书共七篇。 D.诗句中包含着许多文化知识,如“富家生女才及笄”“豆蔻梢头二月初”“弱冠同怀长者忧”“而立之年不啻过”中的加点词都表示年龄,这四句诗是根据加点词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贾宝玉品茶栊翠庵”一回中,就对雪水泡茶之法有过极其生动的描述。 ②古时候雪水和雨水受污染程度小,可以直接饮用,所以泡茶效果很好。 ③雪水和雨水属软水,古人誉其为“天泉”,认为它们是泡茶的好水。 ④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水有硬水、软水之分。 ⑤但现在环境污染太过严重,所以不能再直接用雪水和雨水来泡茶。 ⑥硬水不宜泡茶,软水才是理想的泡茶用水。 A.②①⑤③④⑥ B.④⑥③①②⑤ C.②①⑤④⑥③ D.④⑥③②①⑤ 6.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新时代呼唤坚定的文化自信。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民族标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气质和气节。“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始终激lì着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新时代,人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甲]审美熏陶、[乙]道德精髓、[丙]国家情怀、[丁]人生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融入时代、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展望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继续huàn发生命力,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强大助力。 (1)根据拼音写字。 激lì( )huàn( )发 (2)根据语境,甲乙丙丁四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感受丰富领略接受 B.接受感受丰富领略 C.感受领略接受丰富 D.接受领略感受丰富 (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获取的信息。 【材料一】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