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2228

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734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宁夏,期中,解析,原卷版,试题,历史
    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中考试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 许小年在谈到中国历史上的两次改革时说,它们一个是高度集权,另一个是最大限度的简政放权;一个是节制管控资本,重农抑商,另一个是搞活资本,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一个是汲汲于富国强君,另一个是改善民生为本。“这两次改革”分别指( ) A. 商鞅变法和改革开放 B. 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 C. 孝文帝改革与戊戌变法 D. 清末新政与三大改造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它们一个是高度集权,另一个是最大限度的简政放权;一个是节制管控资本,重农抑商,另一个是搞活资本,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一个是汲汲于富国强君,另一个是改善民生为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的封建化改革,其特点是高度集权,重农抑商与富国强君等,而改革开放强调市场经济规律,注意改善民生,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实行简政放权,A项正确;“张居正改革”的重点在增强国家的赋税,排除B项;戊戌变法的目的是“救亡图存”,不是改善民生,排除C项;“三大改造”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除市场经济规律,排除D项。故选A项。 2. 从19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美国每次大选获胜的新总统都倾向于把政府官职通过“配额”的形式,分发给同党成员和亲信。该行为( ) A. 旨在扩大总统权力 B. 完善了政党政治 C. 容易滋生政治腐败 D. 提高了行政效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目的题,时空是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世纪20—30年代开始,伴随政党政治的兴盛,每次大选过后,获胜的新总统都倾向于把政府官职通过“配额”的形式,分发给同党成员和亲信,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政党分赃”现象,加剧了政治腐败的情况,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扩大总统权力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政党政治完善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政党政治对行政效率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3. 朱熹在《童蒙须知》中告诫儿童面对尊长时:“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声喧哄,浮言戏笑。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自议论。”陈淳也在《启蒙初诵》中要求小儿做到“入则孝,出则悌”。这可用来说明该时期( ) A. 格物致知备受关注 B. 理学影响家庭教育 C. 理学禁锢人们思想 D. 政府重视以文治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古代)。根据材料可知,南宋理学家通过启蒙读物,明确晚辈对长辈的行为规范,体现了理学影响家庭教育,B项正确;材料未强调理学的格物致知,排除A项;材料反映理学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未体现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排除C项;材料反映主旨与以文治国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 19世纪初,普鲁士政治改革家施泰因说:“我只有一个祖国,我全部身心地贡献给她,而不是贡献给其中的邦国。在这个历史的时刻,我完全不关心王朝的命运,我的期望是德意志将成长壮大和富强……”这表明( ) A. 德意志统一大业迫在眉睫 B. 德意志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 施泰因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D. 结束了德意志的割据状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德国)。施泰因的言论反映了他对德意志民族的深厚感情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他强调个人应当为整个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