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2277

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检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589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届,文综,解析,原卷版,历史,高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年普通高考第三次适应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时期的太保、太师官职,具有对太子和年少国君教养监护、辅佐国君掌握政权的职责。如召公不仅以太保之职执政,经常奉命率军出征,而且时常对年少的成王谆谆告诫。成王病危的临终遗嘱也是由召公带头受命,继任者的册命也由召公主持。这说明当时( ) A. 分封制削弱了天子权威 B. 原始民主传统影响王朝统治 C 权臣独裁专断现象严重 D. 监国辅政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太保、太师辅佐国君掌握政权,有利于维护统治加强王权,D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太保制度,与分封制无关,排除A项;原始民主是指贵族大臣和平民意见影响朝政,排除B项;太保主要是辅佐君主,材料并未体现出专断独裁,排除C项。故选D项。 2. 秦汉时期,人们习惯把家族、宗族视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单位,对“以族举德,以位命贤”也有更大的接纳度。给官僚子弟以入仕特权,人们觉得那是人之常情;屡出贤官的家族,被认为能继续提供德才兼备的子弟。由此可知当时( ) A. 官僚政治尚不成熟 B. 宗法制度仍在延续 C. 门阀士族已经形成 D. 察举制度形同虚设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官僚子弟会因家族荣誉而获得入仕特权,说明当时官僚政治存在一定不合理的地方,A项正确;宗法制度瓦解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项;门阀士族形成于魏晋时期,排除C项;材料强调家族对官僚子弟的影响,“形同虚设”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3. 宋史专家邓小南谈到:我们能举出唐代一些重要的政治家,比如房玄龄、杜如晦,但我们看不到他们在文章、诗作上有什么成就。宋代一流的人物,如欧阳修、司马光、范仲淹、王安石等,他们既是政治家又是文学家,不仅需要熟读、解释儒家经典,还兼具道德表率与教化的职责。这表明宋代( ) A. 士人阶层成为文学创作的主体 B. 科举制的发展培养了德才兼备的政治家 C. 知识分子注重儒家经典的解读 D. 以文治国策略塑造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到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与唐代相比,宋代政治家在取得较高政治成就和地位的同时,在文学上也卓有成就,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北宋推行崇文抑武政策,以文治国策略塑造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D项正确。材料只是列举了几位代表性的政治家,未涉及其在文学创作的总群体所占的比例,排除A项;“培养了德才兼备的政治家”的说法夸大化,而且材料未提及欧阳修、司马光、范仲淹、王安石等的选拔来源,排除B项;“知识分子注重儒家经典的解读”只是材料其中一方面的表现,也并非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4. 1521年,明武宗驾崩无嗣,明世宗即位。世宗是孝宗之侄,武宗之堂弟。世宗即位后欲尊生父为“帝”,但内阁首辅杨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