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2742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11447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广东省,地理,解析,原卷版,试题,考试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综合测评 七年级地理 本试卷共8页,3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亚洲地域辽阔,山岳巍峨,气候复杂多样。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从半球位置看,亚洲绝大部分位于( ) A. 北半球、西半球 B. 南半球、西半球 C. 北半球、东半球 D. 南半球、东半球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和丙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B. ②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C. ①是热带海洋———印度洋 D. 甲和乙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3.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原因主要是( ) ①纬度跨度大,地跨寒、温、热三带 ②是世界经度跨度最大的大洲,自沿海向内陆气候多样 ③地形复杂多样 ④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 C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亚洲大致位于11°S至80°N,26°E至170°W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为亚洲,丙为非洲,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A正确;②为印度洋,①为太平洋,BC错误;甲为亚洲,乙为北美洲,分界线为白令海峡,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是:地跨寒、温、热三带,南北跨的纬度多,热量条件相差大;东西跨度大,降水条件差异大, 地形复杂,地形类形多样,海拔高差大,①③正确;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②错误;气候复杂多样与人口、城市无关,④错误。故选C。 【点睛】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亚洲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下图为亚洲大陆沿北纬30°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亚洲地势东西方向的变化特点是( ) A. 中部高,四周低 B. 西高东低 C. 东西高,中间低 D. 中部高,东西低 5. 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由于板块运动,喜马拉雅山脉仍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其成因主要是( ) A. 板块张裂 B. 板块挤压 C. 冰川覆盖 D. 火山爆发 6. 下列地形与区域不匹配是(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北亚 B. 印度河平原—南亚 C.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西亚 D. 阿拉伯高原—西亚 【答案】4. D 5. B 6. A 【解析】 【4题详解】 据图可知,亚洲地势东西方向的变化特点是中部高、东西低,BC错误,D正确;中部高、四周低是整个亚洲的地势特点,A错误;综上所述,ABC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由于板块运动,喜马拉雅山脉仍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因为板块的挤压碰撞,B正确,故选B。 【6题详解】 印度河平原位于南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位于西亚,阿拉伯高原位于西亚,BCD选项的地形和区域匹配,BCD不符合题意;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东亚,地形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