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3256

2.1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共45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686544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学年,哲学,必修,统编,政治,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复习回顾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自然科学前提、社会科学前提? (1)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自然科学前提: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3)社会科学前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产生的意义?(P12) (1)历史使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2)历史意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P13)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世界的本 质是什么 物质是 静止的吗 物质的运动是 杂乱无章的吗 世界的本 质是物质 物质是 运动的 物质的运动 是有规律的 人在规律面前是 无能为力的吗 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利用规律 物质观: (1)物质含义(2)世界物质 性原理 运动观: (1)物质和运动(2)运动和静止 规律观: (1)规律的含义、特点(2)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原理 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原理 第二课整体逻辑 第二课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哲学上说的世界包括: 客观世界 (即自然界+人类社会) 主观世界 (人的意识、思维) 本框就是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意识三个方面,说明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性 依赖于物质,是物质的产物 特点一: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特点二: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特点三:客观实在 强调物质的可知性:能被人们所认识、反映(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一)物质的含义 一、物质的概念 强调物质的客观性(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整个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意识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 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 拓展: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除了包括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比如,他人的意识对于我来说就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说是“客观实在”,因为不论谁的意识都不属于物质范畴。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习题巩固 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①病毒、细菌 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③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④生物磁场 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⑥辩证唯物主义 ⑦日月星辰 ⑧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 √ √ √ √ √ 能否等同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 小凡 小甘 人 猫、狗 动物 花草 生物 日月星辰 看得见的物质形态 磁场、超声波 看不见的物质形态 物质【共性】 物质的具体形态【个性】 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 观点辨析 甲 :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乙: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解析]:两人的观点都是正确的。甲的观点是相对于物质概念而言的;乙的观点是就物质的具体形态而言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哲学上的物质 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 别 特性 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共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特性。(形状、大小、颜色、可见或不可见等) 存在 状态 抽象的、永恒的、不生不灭 具体的、多变的、有生有灭 联系 物质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的抽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