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5460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4-06-0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2次 大小:332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6课,国家,出路,探索,列强,侵略
  • cover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3.列举19世纪60年代以后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从“家国情———角度认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和爱国热情。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定都、军事斗争及失败。 2.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3.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难点: 1.对《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理解。 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3.《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预习新知】 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 ①鸦片战争的影响,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民族矛盾上升。 ②清政府吏治腐败,各级官吏搜刮人民,阶级矛盾激化。 ③两广地区自然灾害不断,矛盾突出。 ④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号召了许多穷苦农民 正确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主要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推动下激化的结果,所以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主要斗争矛头是反抗清政府。 3、过程 ①金田起义: 年1月11日,洪秀全、杨秀清等在 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 。不久,洪秀全称 ②一路北上:太平军一路北上,出广西,经湖南,占领湖北省城 ③定都天京: 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 ,定都于此 ④军事全盛:太平军发动 和 ,占领湖北、江西、安徽的许多地方,军事上达到鼎盛。 ⑤天京变乱:太平天国领导集团日益腐败。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杨秀清、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在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 ⑥后期防御: 、陈玉成、李秀成进入最高领导层,太平军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在安庆战役中败于 。 ⑦最终失败:1864年,在 、 和外国人带领的 进攻下,天京等地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革命纲领 文件 内容 评价 异同点 结果 《天朝田亩制度》 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否定了 ,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 的思想。(主张绝对平分土地和产品) 进步性: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高峰 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空想性,无法真正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上处于战争环境,无法真正实施 共同点:①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②都为了巩固农民政权③处于条件下 ,都未能实施。 不同点:①二者的经济主张相反②群众基础不同(前者群众基础广泛,后者没有群众基础)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这两个文件都 《资政新篇》 提出了 ,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得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进步性:是中国最早的、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具有时代进步性和反封建的革命性 局限性:未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乏群众基础 5、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 内因:(主观原因)由于 ,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 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根本原因)) 外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6、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历史功绩 ①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性质) ②沉重打击了 的统治,引起了 的变化。 ③ 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局限性: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没有冲破制度和思想,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洋务运动 1、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