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6277

2024年浙江省浙派联盟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582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浙江省,联盟,中考,二模,语文
  • cover
2024年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一) 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卷面书写(3分) 根据相关内容书写评定,要求卷面整洁,书写工整规范。 活动一:劳动中体验甘苦 学校举行以“劳动”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尽情体验。(37分) ◎回忆劳动场景 1.下面是一段劳动场景的描写文字,请你阅读并完成任务。 我们当年住过的那眼石窑静静地 ① (A.坐 B.耸)在阳光里。窑前的小枣树长大了些,枝叶摇yè_____,在窑门和门前的空地上投下碎影,窑洞就更显得沉寂。窑门上了锁。木门上隐约biàn_____出当年的墨迹:“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金涛写的。还记得我给他端着墨汁瓶,称赞他的字写得漂亮,墨汁溅了我一脸。仲伟正脚踏着拍子吹口琴,吹的是《霍拉舞曲》,吹得浑身乱chàn_____。那是一九七○年国庆,村里不放假,我们自己给自己放了假。小彬蹲在窑前逗狗。那只狗叫“玩主”,会两腿站,会打滚,会玩很多花样;其父是“黑黑”,其母是“花脑”,父母原都是 ② (A.下里巴人 B.老实巴交)的。李卓从河边洗衣服回来,把衣服晾在小枣树上,每一枝头挂一件,飘飘扬扬如同五彩旗。 现在这窑前可真冷清。那群吵吵嚷嚷的少年都到哪儿去了?仿佛他们根本不曾来过。又仿佛他们还在窑里,睡着懒觉,仿佛他们都去赶集了,买几筒罐头,吃罢就回来。仿佛他们都上山受苦去了,剩我一人在家做饭,一会儿就都会喊着饿回来的……疤子家的磨房已经废弃了,石磨愣在那里 ③ (A.沾 B.驮)满尘土。我又到了饲养场。饲养棚都拆了,光剩一片空地,堆满柴草、石料。我寻着残留的地基,找到我当年的“领地”,跟同行的几个人说:老黑牛就在这儿,红腱牛就在这儿,老生牛就在这儿,花牛就在这儿……我记得它们的样子,盼着我给它们拌料,高兴得前蹄上石槽,亮亮的眸子望着我。 (节选自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略有删改) (1)根据拼音,将缺少的词语补充完整。 ①摇yè ②biàn 出 ③浑身乱chàn (2)根据语境,为“_____”处选择合适的词语。 ① ② ③ (3)文中画横线句子能否改为“老黑牛、红腱牛、老生牛、花牛就在这儿”? (4)文中的“窑”这一词语的意思是( ) A.烧砖、瓦、陶瓷器的构筑物 B.为采煤而凿的洞 C.在坡上特为住人挖的洞 (5)同学们正在古诗文中搜集有关“劳动”的素材,请你帮助完成填空。 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境况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卖炭翁》中“ , ”两句诗,刻画出卖炭翁矛盾心理,写出劳动者的艰辛;如《诗经·邶风》中写出了劳动人民为了养活君主,无奈地在泥浆中辛勤劳作的句子是“ , ”;如《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 ”,描绘了一幅木兰出征前忙碌准备的场景;又比如《愚公移山》中“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更是描绘了祖孙三代面对大山时团结劳动的画面;还有那陶渊明在南山下劳作,让我们领略了“ , ”的悠然自得的劳动场景…… ◎设计舞台背景 2.阅读下面的多个文学作品,回答相应的问题,最后根据文本内容完成舞台设计的任务。 文学作品一: 年轮 梁晓声 ①拖拉机锐利的犁头,插入这片处女地。 ②知青们自然而然地列成松散的一排观望着。 ③拖拉机手注视前方,神情煞是庄重。 ④连长扣上了旧风衣的风纪扣,肃立着,仿佛面前存在着某种神明,他虔诚地说:“北大荒的黑土地,你,请认真听着,我们,是那么崇拜你,又是那么敬畏你。我们这些人,不管是刚来的早来的,不管是从哪儿来的,来了,就都是你的人了,为了把你变成北大仓,我们是不会在乎流汗水的。在你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