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6808

2.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同步练习 (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3007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历史,解析,纲要,中外,高中,统编
  • cover
2.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亚历山大远征后试图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下列哪项不属于亚历山大采取的措施( ) A.自称法老之子 B.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 C.推广波斯礼仪 D.鼓励马其顿人与印度人通婚 2.(本题3分)有学者说“古希腊人几乎将全部的建筑热情都倾注在大型公共建筑的身上”,现存的建筑遗址,如大量使用不易朽坏的石材的神庙、剧场、竞技场等,都深深反映了古希腊人的艺术趣味。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型公共建筑反映中央集权的加强 B.多山临海的恶劣环境无法营建民居 C.民主政治有助于人们投身公共事务 D.古希腊的建筑形态受到罗马的影响 3.(本题3分)公元前5世纪中期,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城邦推行橄榄叶放逐法,投票时使用橄榄叶,投票数没有最低限制且可以频繁使用。许多公民因担心被流放而拒绝参与国家管理,由此引发政局混乱。这主要反映了( ) A.直接民主导致城邦瓦解 B.内部矛盾扩大加剧社会阶层对立 C.权力滥用影响国家稳定 D.民主政治落实全凭公民个人意愿 4.(本题3分)以下关于罗马法的发展历程,正确的一项是: A.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 B.习惯法———自然法———万民法 C.自然法———公民法———万民法 D.公民法———万民法———习惯法 5.(本题3分)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所有官职均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出任。由此表明,罗马共和国政体( ) A.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B.有民主的因素 C.执政官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D.是事实上的君主制 6.(本题3分)古代中国《增广贤文》中有“但有绿杨堪系马,处处有路透长安”的说法,而西方也有“All Roads Lead to Rome”的谚语。对此相关的历史解读错误的是( ) A.长安与罗马两地之间交通网络发达 B.长安和罗马都曾是帝国的行政中心 C.古代波斯帝国也有类似的做法 D.这些道路构成了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7.(本题3分)公元1世纪以来,在古代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地区,佛像的制作较多地吸收了希腊式雕像和浮雕的风格,强调自然的写实性。上述风格形成的历史原因是( ) A.种姓制度的实施 B.婆罗门教的盛行 C.波斯帝国的统治 D.亚历山大的东征 8.(本题3分)古希腊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中国文明高度发展,交相辉映。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文明成果是( ) A.《十二铜表法》《史记》 B.《荷马史诗》《论语》 C.《万民法》《道德经》 D.《荷马史诗》 《世说新语》 9.(本题3分)下表所示为罗马帝国初期统治阶层部分人物的出身及出生地。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 图拉真 寡维鲁 鸟尔比库斯 阿格里古拉 身份 皇帝 皇帝 不列颠总督 不列颠总督 出生地 西班牙 北非 北非 高卢南部 A.法律体系比较完善 B.公民权范围扩大 C.统治集团逐渐分化 D.罗马法臻于完备 10.(本题3分)种姓制度是一种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体系,曾普遍存在于南亚次大陆,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该制度( ) A.源于印度特殊的自然环境 B.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C.有利于缓和印度阶级矛盾 D.推动了佛教的产生发展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文明的交流: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 。在东方演化为 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向西传入希腊,形成 字母,再演化出 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12.(本题3分)罗马帝国的兴衰 (1) 成为终身独裁者:奴隶起义使罗马奴隶主统治遭到沉重打击,一些军事领袖为建立军事独裁进行争夺。前49年,凯撒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执政官、保民官、独裁官等大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