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67359

9.3 功 教案(2024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

日期:2025-11-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23752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案,2024,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章 机械与功 9.3 功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知道机械功的两个因素,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2)知道机械功公式及单位。 2.科学思维: 通过实例,概括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科学探究: 通过交流讨论,理解力不做功的几种实例。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 对功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以及功的计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互动设计: 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024年5月10日,在国际女子网球协会(WTA)1000罗马站女双首轮比赛中,中国组合王欣瑜/郑赛赛成功晋级。 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网球、飞船分别受到球拍、燃烧气体的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否对网球、飞船做了功呢? 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 (一)观察与思考 如图所示,分别描述了人们利用撬杠、起重机、拖拉机工作的情景。你能找出它们的工作过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一是撬杠对石头有力的作用,二是石头沿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 一是起重机对重物有力的作用,二是重物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 一是拖拉机对铁犁有力的作用,二是铁犁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第一,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第二,物体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 如果对物体施了力,并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机械功简称功(work)。可见,力和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是做机械功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 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如果用F表示力,s表示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W表示功,功可以表示为 W=Fs。 力的单位是牛(N),距离的单位是米(m),功的单位就是牛·米(N·m),叫作焦耳(joule),简称焦(J)。 1J=1N·m 焦耳是英国物理学家。1818年12月24日生于索尔福。他父亲是酿酒厂的厂主。焦耳从小体弱不能上学,在家跟父亲学酿酒,并利用空闲时间自学化学、物理。他很喜欢电学和磁学,对实验特别感兴趣。焦耳可以说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杰出的科学家。焦耳最早的工作是电学和磁学方面的研究,后转向对功热转化的实验研究。1866年由于他在热学、电学和热力学方面的贡献,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柯普莱金质奖章。 把1个鸡蛋举高2m做的功约为1J。 (二)交流讨论 想想看,如图所示的几种情景中,各个力是否做了功 把纸盒从地面搬起来的力 一是纸盒受到向上的力的作用,二是纸盒沿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所以这个力对纸盒做了功。 行走中向上搬报纸箱的力 一是纸箱受到向上的力的作用,二是纸盒沿水平的方向移动了距离,力的方向与移动距离垂直,所以这个力对纸箱没有做功。 ———有力的作用,移动的距离与力的方向垂直,劳而无功。 用力很大的力推车,但车没有移动,此时人推车的力 一是车受到向前的力的作用,二是车没有沿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所以此时人推车力对车没有做功。 ———有力的作用,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为0,劳而无功。 大力士表演拉汽车前行,此时人拉车的力 一是汽车受到向前的力的作用,二是汽车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所以此时人拉车力对汽车做了功。 (三)例题解析 例题1 如图所示,工人小李用55 N的力把重为100 N的水泥桶从地面拉到4 m高处。小李做了多少功 分析 本题给出了两个力,一个是小李对绳的拉力,另一个是水泥桶受到的重力。依题意,要求的是小李做的功,即求小李对绳的拉力做了多少功。小李的拉力作用在绳子自由端,使绳子自由端升高,但题中给出的距离不是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而是水泥桶升高的距离。因此,要先依据使用动滑轮时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