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7480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专项复习《西游记》专题探究之人物专题(学案)

日期:2024-05-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0次 大小:406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专项
  • cover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专项复习 《西游记》专题探究之人物专题 一、 齐天大圣孙悟空 1. 人物简介: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光彩夺目的角色,由花果山仙石孕育而生,拜师须菩提祖师习得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等神通,后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经观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1)称号: 美猴王、孙悟空、孙行者、弼马温、齐天大圣、斗战胜佛 (2)外貌: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 (3)技能: 七十二变,筋斗云,火眼金睛,法天象地,身外身等 (4)武器: 如意金箍棒 (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2. 性格特点 (1)勇敢无畏,敢于反抗权威: 大闹龙宫 (第三回):孙悟空为了得到称心如意兵器,不惧龙王势力,闯入东海龙宫,最终夺取定海神针,并将其变为如意金箍棒。 大闹天宫 (第五回):因不满天庭对他的轻视,孙悟空反出天宫,自封“齐天大圣”,与十万天兵天将对战,展现出其叛逆精神和追求自由的决心。 三打白骨精 (二十七回):面对白骨精的多次变化和唐僧的误解,孙悟空坚持自己的判断,不惜被师父赶走也要除掉妖怪,展现出其嫉恶如仇和忠诚护主的决心。 (2)机智灵活,足智多谋: 智取芭蕉扇 (第五十九回至六十一回):为了熄灭火焰山,孙悟空三次向铁扇公主借扇,运用各种计谋,最终取得芭蕉扇,化解危机。 真假美猴王 (五十八回):面对六耳猕猴假扮自己,孙悟空与他一路斗法,最终到如来佛祖处辨明真假,并将其消灭。 智降红孩儿 (四十二回):面对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孙悟空四处求援,最终请来观音菩萨将其降服,并将其收为善财童子。 (3)嫉恶如仇,忠诚护主: 降伏黄风怪 (二十一回):黄风怪刮起黄风,阻碍取经,孙悟空四处奔波,最终请来灵吉菩萨降服妖怪,解救师父。 大战红孩儿 (四十二回):为了救出被红孩儿掳走的唐僧,孙悟空不顾自身安危,与红孩儿展开激战,并最终请来观音菩萨将其降服。 真假美猴王 (五十八回):面对假扮自己、企图取代自己位置的六耳猕猴,孙悟空坚决与其斗争到底,维护师徒团队的完整。 (4)性格中的缺陷: 三打白骨精 (二十七回):孙悟空因过于冲动,三次打死白骨精,不顾唐僧的劝阻,最终被师父赶回花果山,造成取经队伍的暂时分离。 推倒人参果树 (二十五回):孙悟空因受不了道童的奚落,一怒之下推倒了人参果树,给五庄观带来了巨大损失,也给取经队伍带来了麻烦。 与唐僧的冲突:取经路上,孙悟空多次因为唐僧的误解和责备,感到委屈和不满,甚至想要放弃取经,体现出其性格中不成熟的一面。 3. 形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孙悟空并非简单的脸谱化英雄,其性格的多样性贯穿全书。 (1)亦正亦邪的冲突: 他本是石猴,与天庭的正统格格不入,却在取经路上被赋予了降妖除魔的“正派”使命。 他身上既保留着“妖”的本性,如崇尚力量,不服管教,喜欢捉弄人,也逐渐展现出“佛”的慈悲与智慧,最终成佛。 这种正邪交织的复杂性使得他更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非高高在上的神,更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2)不同情境下的多面性: 面对强权,他是充满反抗精神的斗士(大闹天宫)。 面对师父,他是忠心护主的徒弟(真假美猴王)。 面对弱者,他是伸张正义的英雄(打死拦路抢劫的强盗)。 面对朋友,他是重情重义的伙伴(与牛魔王、七十二洞妖王结拜)。 这种不同情境下表现出的不同性格侧面,使得孙悟空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更具有真实感。 4. 成长与变化 孙悟空的取经之路,也是他不断自我完善,由“妖”到“佛”的心路历程。 初期的叛逆与冲动: 在故事前期,孙悟空的性格中充满了叛逆和冲动。他蔑视天庭的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