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7719

20《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4063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备课,名师,下册,七年级,语文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品析诗歌语言,发挥想象,充分联想诗歌创设的意境。 3.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习任务】 1.朗读诗歌,感知内容 2.品读诗句,体悟情感 3.读写结合,拓展迁移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一猜他是谁? 他是俄国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他的一生创作了近800首优秀的抒情诗篇。 他的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十九世纪的文坛,他被喻为“诗歌的太阳”。 他的说理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问世后成为许多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他就是普希金。 认识作者: 【普希金】(1799—1837年),俄国著名的文学家、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被许多人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应。 【代表作】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小说《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背景链接:(具体见配套学习任务单)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朗读诗歌,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预设: 第一节: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会到来。 第二节: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2.听范读,划分诗歌节奏。 预设: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3.自由朗读,注意语调、语速。 预设: 本诗是作者用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要相信生活,相信未来,所以整体上可用平等、娓娓而谈的语气,用亲密和婉、热诚坦率的语调朗读。第一节读“不要”“须要”“相信吧”这几个词时,态度较郑重,语速宜略缓;第二节读“永远”“向往”时可以多一份积极热烈的情绪,语调可稍高。 任务二:品读诗句,体悟情感 1.诗人为什么说被“生活欺骗”了,还“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预设: 因为悲伤会吞噬一个人的斗志,让人一蹶不振;“不要心急”,因为凡事都有一个过程,风浪的平息需要时间,花朵的绽开更需要时间,焦虑、着急于事无补,必须学会忍耐和等待。 2.如何理解“欺骗”一词 预设: 把生活中遭遇到的挫折、困境、不幸,说成是被生活“欺骗”,将“生活”拟人化,生动形象。 3.结合关键诗句分析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预设: (1)“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表明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突出面对困难“此时此刻”的阳光心理; (2)“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表达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心; (3)从“亲切的怀恋”中体会到诗人对于过去经历的怀念和积极思考。 4.阅读下面的材料,思考:诗人的人生态度与他的人生经历有怎样的关系 链接一 普希金的人生阶段 青少年时代(1799—1819):他创作了大量反对专制制度的政治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南方流放时期(1820—1824.6):浪漫主义诗歌创作高潮期; 乡村幽禁时期(1824.7—1825):《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创作于1825年,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被迫与世隔绝,却仍满怀信心和希望。“忧郁的日子里”其实是普希金当时境地的描述; 重返京城时期(1826—1837):创作的丰收期。 链接二 邻近庄园奥西波娃一家给诗人愁闷的幽禁生活带来了一片温馨和慰藉。这首诗就是为奥西波娃15岁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所写的一首赠诗,被题写在她的纪念册上。 预设: 每一个优秀的诗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