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7757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2535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云南省,历史,解析,原卷版,试题,期中
    下关一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 期中考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7页,第I卷第8页至第10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学者认为,四方是商王朝“宏观控制”的全国行政区域,是建立在维持域外大小国族固有的地缘性组织基础上的,是王权对诸侯或臣属邦国的册封、认肯,而不是调遣、改变或打破。下列与该学者论述一致的是( ) A. 早期统一国家初步形成 B. 分封体制的优劣始终并存 C. 中央与地方间分而治之 D. 血缘纽带对政治影响较弱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商朝中国。据材料“四方是商王朝……对诸侯或臣属邦国的册封、认肯,而不是调遣、改变或打破”可知,该学者认为,商朝对周边方国的控制力有限,方国保留有较大的自主权。结合所学,上述特点与商朝实行的内外服制度有关。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 制的方国和部族,体现内服与外服、中央与地方间分而治之,C项正确;材料强调商朝对地方方国控制力有限,尚不能实现高度的集权统一,“统一国家”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分封制主要在西周时期实施,排除B项;早期国家的政治特点之一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血缘纽带对政治影响较强而非较弱,排除D项。故选C项。 2. 东周时期,凡国之大事,已不像夏商西周那样在宗庙或社坛中首先贞问、祭祀祖神、天地神,而是在专为国君建造的宫城政殿中由大臣议政,最后由国君裁决。这一变化说明当时各国( ) A. 原始民主得到继承发展 B. 贵族退出政治生活 C. 王权与神权进一步结合 D. 君主权力逐渐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东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东周时期,国之大事直接在政殿中由大臣商议,君主裁决,而非通过占卜祭祀等活动来决定,说明周代神权逐渐让位于君权,国君的权力在逐渐加强,D项正确;国君裁决,说明集权发展,而非民主发展,排除A项;东周时期,贵族并未退出政治生活,排除B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与国之大事“由大臣商议,君主裁决”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 据《睡虎地秦简》等记载,秦朝明确规定,为官不仅要有“五善”: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还应戒除奢侈无度、富贵生骄、任性乱为、冒犯上级却不知危害、不礼贤下士而看重财货等五种道德红线行为。秦朝这一规定( ) A. 提升了官员的素质 B. 加强了对基层官吏考核 C. 旨在培养良吏巩固统治 D. 维护了中央的权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影响题、目的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反映了秦律对为官者的品性要求,要求官吏行善举摒恶为,此举意在培养良吏,从而巩固秦朝统治,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这一规定的效果,排除A项;秦律是对所有官员的要求,不是仅仅针对基层官吏,且材料也不涉及考核,排除B项;材料并非强调维护中央的权威,维护了中央的权威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 虽然察举制要求郡县官吏定期进行人才选拔,但“乡议士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