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8020

9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31999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9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13课,湖心亭看雪
  • cover
(课件网)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积累文言词汇。 2. 赏析雪后西湖的奇景,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及思想感情。 3. 把握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明朝灭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走近作者 初读课文 疏通文意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课前热身(抢答) 湖中人鸟声俱绝 拥毳衣炉火 雾凇沆砀 上下一白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余舟一芥 课前热身(试答)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只见)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全是白色的。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面上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一点的湖心亭的轮廓,和我一叶小舟,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人两三个罢了。 别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 1找到分析张岱的“眼中景” 2作者关注记叙的“身边事” 3体会蕴藏其间的“心中情” 再读课文 品张岱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眼中景”--西湖山水 概 括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总 写 具 体 听觉 视 觉 抓住特征,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这种描写手法就叫做白描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林在原野上呻吟;我想起绒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 —《土地的誓言》 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故乡》 鲁迅 “身边事”--遇知己 1、从雪夜独行到偶遇知音,请分析作者的心理感受。 2 、舟子的低语反应了他的什么心理?从本文看张岱追求的是什么? “身边事”--遇知己 1、虽有舟子陪伴,张岱却说雪夜独行,是因为无人理解内心的孤独,到亭上偶遇知音,张岱是喜悦的,强饮三大白,张岱又是怅惘的,因为知己是金陵人,客此。内心那淡淡的故国情思挥之不去,涌上心头。 “身边事”--遇知己 2、舟子的低语看出他不懂,也不理解萦绕在主人心中的无法言说的苦闷。因为舟子是个俗人。从这一点正好侧面烘托出张岱的超凡脱俗与夜游西湖的闲情雅致。 痴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心中情--评张岱 通过找“痴行”品“痴景”议“痴心”张岱到底有着怎样的精神世界? 学以致用 巧模仿 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在处理叙事写景抒情的关系时浑然天成。寓情于事,寓情于景,情事相映,情景交融请同学们仿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100字左右。 谢谢!敬请指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