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8412

湖北省荆楚初中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434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北省,荆楚,初中,联盟,2023-2024,学年
  • cover
七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班级开展“魅力语文”主题活动,小荆和小楚请你一同参与。 1.小荆负责“韵动语文”板块,他从课文中挑选了一组句子进行诵读,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语的一项( ) A.小荆注意到了加点字的读音,他这样读:对这一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xiǎn)为人知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xūn)”———邓稼先。 B.小荆想读出作者心中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他朗读时这样处理重音: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C.小荆想通过朗读来呈现黄河波涛汹涌的画面感,他这样处理停连(“∨”表示停,“∧”表示连);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骇浪,∧卷起万丈狂澜。 D.读到此处时,小荆打算选择一首低沉舒缓的音乐作为配乐: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2.小楚发现有些汉字胸怀宽广,能跟不同的偏旁交朋友:比如“卒”,加上不同的偏旁,就结识了一些新朋友。请你协助小楚在方框内填上相应的汉字. A.鞠躬尽□ B.出类拔□ C.精神纯□ D.闲言□语 3.在“语抒心声”环节,同学们纷纷表达学习不同学科知识的感受。请效仿示例,写出你的心声吧。(温馨提示:能运用比喻手法,表现出某知识特点或者学习某学科感受即可) 示例:循环小数就像我们向往的幸福,绵延不绝。 仿句: 4.小楚在搜集资料时,发现有些句子不通顺,请找出并予以改正。 A某报刊消息标题:《为古建筑打造一个家———收藏家赵文龙40年照顾传统木作文化》( ) B某期刊文章写道:即使我们微不足道,却坚守着自己的一份职责,奉献着自己的点滴光热,希望给这世界留下一份温情。( ) C某网页文章:他保持始终谦逊的态度,经常向身边的同学、朋友请教。( ) 5.目睹同学们在活动中的精彩表现,你的同桌无精打采地说:“‘魅力语文’,在我是‘没力,语文’!阅读无力,写作更无力!”你如何鼓励宽慰他呢? 6.古诗文默写 小荆打算按照不同主题来整理古诗句,请帮助他填写上相关句子。 思家篇 (1)李白客居洛阳,闻古曲而生思乡情:“ , 。”(《春夜洛城闻笛》) (2)岑参远赴边塞,思故乡而泪不干,“ ,双袖龙钟泪不干。”(《逢入京使》) (3)木兰暮宿黄河边,思乡之情渐浓:“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爱国篇 (4)“ , ”,传达出陆游衰老不自弃、为国戍边的热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 , ”,从这两句诗文里,我们也读出了作者的赤子情怀。(请默写出连续两句表现爱国情怀的诗文)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7.古人说:诗中有画。请展开想象,描绘“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情景。 8.从本诗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简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曰,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晋平公问A( )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B( )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