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70214

1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200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十六,年前,回忆,教案
  • cover
《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学目标: 1. 回忆自己在十四岁那年(即1927年)被捕的经过,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在回忆往事时的心情。 2. 学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 3. 感受作者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始终没有吐露党组织的情况以及对于革命事业的忠诚,学习李大钊这种高尚的革命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作者在回忆往事时的心情。 教学难点: 学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前阅读《李大钊传》或有关介绍李大钊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 1.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提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主要讲回忆十六年前发生的一件事)你有什么疑问?(是谁回忆了什么事?为什么要写“十六年”呢?)带着问题走进文本。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 同桌互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边读边思考:是谁回忆了什么事?(李星华回忆被捕的经过)主要内容是什么?指名回答。小结学法:阅读文章先要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条理。 三、细读课文,深入领会。 1. 根据提示给文章分段,并说说文章的写作顺序。明确写作顺序为倒叙。(在给文章分段时可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结构来进行划分,不需要平均分配时间。) 2. 再读课文的4~8自然段,看看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画一画、说一说。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A父亲坚持不开秘密联络地点的原因 B在家痛苦方法的是哪些人?想了哪些办法 C对待危险的态度及如何保护同志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阅读相关内容(体会当时环境的险恶及父亲为了保护同志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 3.适时出示革命名言警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指导朗读)小结学法:阅读时有问题可圈点批注,深入领会重点词句和段。 4.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三个问题: (1)李星华在狱中都受到了哪些拷打? (2)她在狱中对敌人说过什么? (3)从李星华的态度可以看出她具有怎样的品质?出示相关内容(通过李星华在狱中受到敌人拷打后仍然保守党的秘密和在敌人面前态度镇静两方面表现她的高尚品质)。 5.适时出示名言警句:“革命者为了夺取胜利不怕牺牲自己。”指导朗读。适时出示李大钊遇害的相关图片。(通过视觉效果,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小结学法:阅读时可以联系上下文或相关资料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6.阅读是思维的体操。刚才同学运用了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自学课文的部分内容,掌握了这种方法对阅读很有帮助。 7.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很多方法呢!如查找工具书、同学之间交流讨论等等。我们一定要养成运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好习惯。 8.找出文中承上启下的过渡段,体会它所起到的作用。(“十六年前的回忆”,交代本文的写作对象;下文具体叙述了作者一家在李大钊被捕前后的悲惨遭遇,提示了下文的内容。) 9.并说说作者通过“十六年前的回忆”主要讲述了什么?对于全文结构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10. 通过这几次的回忆,你知道课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分四个部分。(可出示小标题)童年忆旧 教育父亲 对敌斗争 被捕遇难 11. 再读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感受它们在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是采用倒叙的手法吗?是怎么体现的? 12.思考:李大钊一家是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他们一家的关系亲密?重点理解“玩腻了”一词。 13. 结合地图,体会李星华的心情,并从动作描写中体会一家人的关系亲密。 14. 指导朗读,体会关系亲密的感情。 15.画出描写李大钊被捕经过的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什么?重点理解“哄骗”、“糊里糊涂”、“把我们交给了侦探”等词语和“我”被抓走时的情景以及父亲交给了我一张照片后迅速离开的举动。 16.联系上下文理解“随时准备随时为革命牺牲”这句话的意思。(学生交流体会) 17.. 小组讨论:为什么说李大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